内在动力和外在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再度走上求学之路,这些人已经成了高校里的独特现象校内当老师校外作学生 从近几年开始,高校里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学校里的身份是老师,而他们在学校外的身份则是学生。这就是青岛高校中越来越多的一个群体:老师学生。
内在学术上的追求,外在教师职位的激烈竞争,让越来越多的老师不得不再度走上求学之路。据记者从青岛几家高校了解到的数字看,平均每校都有100多位“老师学生”,这已经成为了高校中的独特现象。 求学是为了给自己督促
魏老师是青大中文系的资深老师,不论是学术水平还是教学都已经得到了认可。但他还是在几年前选择了前往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说起原因,魏老师说:“对于我们这些年纪在40岁左右的人来说,有一种越来越懒惰的倾向,去读博士的最大好处就给自己一种督促。”
当时青大中文系还有两位老师和魏老师一起去复旦大学读博士,回来之后,这些人在学术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在读博士的时候,我们会认真地反思一下,自己究竟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这些年的研究,有没有可能为一个大方向的课题打下基础。”用魏老师的话说,单单是一个博士论文,就给了自己一个梳理学术研究的机会,从而让自己的学术研究更有方向和目的性。
小韩也是“老师学生”大军中的一员,他作为优秀的本科生留校在行政部门工作。由于自己学得是纯文科,在管理上并不是很得心应手,他越来越感有必要给自己“充充电”,于是他又报考了本校管理学的硕士。他告诉记者,留校当初,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工作有多难,以为自己的能力已经足够。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能力固然可以应付工作,但真要干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差得太远,于是萌生了进修的念头。
不前进就有被挤掉的危险
都说高校老师是压力最轻的职业之一,但在很多老师眼里并非如此。一位在高校从事多年人事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文革以后,高校的师资水平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80年代初期,优秀的本科生就可以留校当老师;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高校的硕士生数量越来越多,本科生被挤下讲台;从90年代末开始,大量的博士毕业生开始进入高校。
现在青岛高校的老师就面临着这样的竞争,青大人事处长李军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前不久学校招一个热门专业的老师,结果各种方式投来的简历竟然达到200份。
正是在这种竞争之下,各高校已经将重点放到了博士上:课题立项博士优先,科研经费博士优先,申请学位点博士多的优先,当然还少不了分房子优先、提工资优先。学校的招生简章上也都打出“本校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占百分之多少”等。
对于这种形势,很多只有硕士学位的老师不得以也只有走进“老师学生”的队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正在积极复习英语,准备考博。他告诉记者,前些年很多人考博时他一直坚持没考,在他看来,是不是人才并非要看这人有没有博士学位。但现实是不仅学校的政策一直在偏向博士,国家也出台了一些规定限制研究生导师的资格,要想在学校中立足,保证自己的学术研究,自己只有去读博了。
好处之外的忧虑
“老师学生”现象的出现,对于高校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师资队伍质量得到提升,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学校的形象也得到提升。正是鉴于这种好处,各个高校也都出台了很多鼓励老师进修的政策。但在采访中,一些曾经是或现在正是的“老师学生”也指出了其中让人忧虑之处。
一位曾是过来人的老师就不认为当“老师学生”有什么可取之处,“现在一些政策,都是学历越高的人越沾光。我当初读博士就是出于这个原因。不过我几乎是不脱产就把博士学位拿到了,对我的学术研究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只不过多了一个博士学位而已。”
就记者所了解来说,像这位老师一样的人并不少。高校老师读博士,自然有其便利之处,全脱产的很少,半脱产的也不多,大多数人都是边工作边拿学位,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拿到的学位流于形式。这也是多数人对高校中的“老师学生”并不以为然的主要原因。
不过对于这种现象,也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位也曾是本科就留校任教的老师认为,现在高校中的“老师学生”,主要是由行政部门的人员加上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师为主。前者一般时本科生留校,而后者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他们学位较低。这位老师认为,随着高校的门槛相对稳定,以及年纪较大的老师越来越多的拿到博士学位,高校中的“老师学生”队伍会越来越小,以后拿博士作为各项工作的一个标准也会成为惯例。本报记者赵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