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南昌3月22日电 江西许多县乡干部向记者反映了目前干部考核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记者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五多五少”: 一是对显性“政绩”考核多,对隐性“政绩”考核少。比如财税任务、计生工作等显性指标是衡量乡镇干部业绩好坏的“硬杠
杠”,而干部人品的好与坏、为民办实事的多与少等往往成为干部看不见的“政绩”,难以在考核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对班子集体考核多,对班子成员约束少。比如县一级对乡镇的考核,主要考核的对象是乡镇班子集体,而对班子成员的考核则没有进一步细化。这样容易造成乡镇“一把手”压力巨大,而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又没有完全激发出来。 三是定性考核多,定量考核少。县里对乡镇干部的提拔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象分”,而对干部的德、能、勤、廉等全面运用量化的指标来考核的较少。“印象分”的弹性空间很大,难免失之偏颇。 四是注重数据报表多,采纳社会评价少。县里对乡镇的考核十分倚重数据报表,这种考核往往浮于表面,难以从深层次、全方位评价乡镇工作。而对于群众意见等社会评价,上级考核部门往往采纳很少或者流于形式。 五是上级对下级表扬的多,提出改进意见的少。县乡一些干部反映,现在许多领导都不愿意得罪下级官员。即使是在县一级的常委会上讨论干部的提拔任用问题,县委常委们对拟任用的干部往往提表扬意见的多,提改进意见的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