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日报版面图 > 3 > 正文
大学生就业难症结何在―――政协委员与政府官员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话
青岛新闻网  2004-03-11 00:00:00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职业教育的情况先不要说了,你能不能先说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据我所知,现在有20%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就是50万人啊!照此发展下去,将来可能就是七八十万人。问题很严重!”

  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接过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葛道凯的话头,后者正应询介绍我国高等教育的情况。

  10日上午的全国政协机关第九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全国政协委员、教育界专家、新闻记者,以及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官员,正就“关于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提案举行协商办理座谈会。

  葛道凯顿了一下说:“就业问题还是由我们学生司的陈处长专门解释一下。”

  此前,卢强等委员先后发言,问题直指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教育部学生司的陈曦处长介绍说:“形势确实比较严峻。去年,全国新增高校毕业生212万人,到年底还有近20%没有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难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是国家的事,就业也是国家的事;现在,教育还是国家的事,就业成了个人的事。教育部门、高校还是按照老样子办学,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找国家找谁?”贺大经委员说话时有些激动。

  “我同意贺委员的观点。”朱永新委员说,“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面向市场办学的机制,高校主要是对教育部门负责,而不是对学生负责”。

  一连串的问题揭示了当前高等教育体制的弊端,委员们低声议论,官员们侧耳倾听,记者们飞快地记录着,场内气氛紧张而热烈。

  一直忙着低头记录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司司长于法鸣要求发言,他说:“教育体制要改革,大学生也要转变就业观念。目前,社会上还是有许多空闲岗位适合大学生就业,比如民营企业、公共领域。”

  “我提个建议。”刘荣汉委员说:“教育部门在管理上要转变职能,高校在办学上要转变思路,大学生在择业上要转变观念,用人单位有什么要求我们还不知道。我建议,下次也请他们来谈谈。”

  一席话,赢得大家的广泛赞同,委员们纷纷点头称是。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肯德基推出烤类产品―照烧猪排堡
·如何成为中国市场总监/销售经理?
·山东沂水惊现百万年 "天然地下画廊"
·加拿大皇家公立大学EMBA招生中
·浙江大学远程学历教育正在热招
·国际预科青岛校区3月20日入学考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热招中
·爱 就这样做——你我共同的选择
 

 相关链接: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