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就《2004年青岛市国家级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市教育局5日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了听证会。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律师、教育专家、教师、家长组成的20位听证代表参与了听证会,招生制度和保障机制成为热议的话题。
自2001年开始,市内四区143所小学和56所初中的3.4万名学生参与课程改革实验,这是全国首批38个实验区最大的一个,今年首批初中课改年级的2.1万名学生将毕业升入高中。为了充分发挥招生考试制度在课程改革中的导向作用,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市教育局历时两年的调研和论证拿出了《2004年青岛市国家级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为增强毕业和升学考试政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市教育局举行听证会,进一步集中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改革方案》涵盖2004年中考的科目、内容、评定、招生以及保障机制等。听证会上,招生制度成为焦点。据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我市拟在高中多元化录取上做文章,想在优秀学生推荐直升录取、差额录取、特长生录取、推荐生录取四方面有所突破。听证代表就录取比例、资格、程序等细节进行激烈的论证。尽管市教育局在《改革方案》中提出了建立公示、诚信、申诉、责任追究、监督等制度来保障改革的实施,但是听证代表还是就处罚力度、推荐人的资质、申诉的日期等提出不少建议。另悉,市教育局将在3日内整理听证报告,作为市政府2004年中考改革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报记者刘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