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揭示了美国之所以产生充满活力、蓬勃上升的市场经济的精神原因,提供了多角度的职业精神实用训练。中国现在刚刚发展市场经济,社会情况类似近代美国发展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关于敬业精神的论著和培训手册就成为我们学习和应用的参考。
今年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到美国考察100周年,他在1904年到美国考察,随后写出《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他在书中提出:美国之所以产生了充满活力、发展迅速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从欧洲逃到美国来的新教徒(也称清教徒)带来的伦理道德、职业精神有直接的关系:以农业社会为背景的传统基督教是反对营利性工作的,贬斥人们经营以获得财富的意图及活动。而美国新教宣称:上帝允准的惟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中所处地位所赋予他的责任与义务,这是他的天职。他主张人们必须把劳动视为人生的目的,必须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以履行自己的世俗责任。韦伯说:新教具有把人们获得财富的要求从传统伦理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功用。新教不仅把人们获得财富的冲动合法化,而且把它直接视作上帝的旨意。人们有责任赚钱,因为这是在为上帝增加荣耀。同时,新教给予勤劳、节俭、守诺、诚信等敬业精神给予了积极的道德肯定。
近百年过去了,今天美国社会的现状,更加证明了韦伯当年观察的准确性。纽约大学金融学教授弗格森最近在《纽约时报》发表的《为什么美国超过欧洲(线索:上帝的因素)》中,再次强调了韦伯这种结论的正确性:美国经济之所以一直好于欧洲,这和绝大多数美国人的信仰和新教伦理有直接的关系。正如韦伯当年观察的,正是美国人的信仰和职业道德,使美国人更加勤奋、努力、忠于职守、自立自强,而正是这种职业精神力量在推动着美国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
弗格森教授说,“按照美国人的标准,欧洲人则属于懒散。”这一点,仅从大西洋两岸的工时长短就可看出,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发表的数字,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工作1976个小时,德国人平均每年工作1535个小时,比美国人少22%。而荷兰人、挪威人等工作小时比德国人还少。即使是英国,也比美国少10%。从1973年到1999年这26年间,美国人平均每年工作的时间延长了50个小时,即增长了3%,而同期德国人缩短了12%。1999年,法国又把每周工时减到35小时,等于工厂每周减少4小时产值。法国企业家抱怨说,“这等于全球企业百米赛跑,法国要穿拖鞋,我们无法赢”。
《敬业》一书的很多思想对正处于市场经济初期的我们来说是振聋发聩的:如书中指出不是贪欲,恰恰是职业伦理的禁欲导致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更多的是对欲望的理性抑制;另外它强调,最大限度地赚取财富,就是在履行自己的天职,等等。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敬业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信仰。对于信仰而言,更重要的是形式和实践。信仰要靠形式来支撑。对于敬业精神这种信仰,也需要类似的训练来支撑。詹姆斯•
H•罗宾斯的这本小册子,就是将美国职业精神更加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并可用各种形式加以训练的实用手册,极其便于人们的理解和应用,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和获益。
该书作者最后指出:脱胎于资本主义精神的美国早期敬业精神,尽管与我们相隔年代已经不短了,但它里面的合理思想必将随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瑰丽生辉、发扬光大,它的确是人类每个个体获得成功、企业和国家强盛壮大的根本的精神动力。
(《敬业》,詹姆斯• H•罗宾斯著,曼丽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