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猜灯谜迎奥运
地点:天后宫
事件:众多市民猜灯谜
夫妻俩在悬挂在绳子上的彩条前窃窃私语,老头对着彩条直发呆,他们都在干什么呢?原来是在猜灯谜呢!前天和昨天,市文化局、奥帆委等单位组办的我市首届迎奥灯谜大赛在天后宫这里举行。1000多名市民“破解”了1700多条灯谜。
这两天,天后宫里一直人声鼎沸,写灯谜的大师们站在自己的谜条旁,等着心有灵犀的猜谜人。市民的水平可真不低,眼看一个个谜条都被破解了。大师们不着急,因为他们兜里还准备着更多的谜条,随时可以更新。
两天下来,组织者准备的奖品中国结、辣椒挂饰、海螺挂件、领带夹、鬼脸等都被市民揣进了口袋。这么多市民热衷猜灯谜激发了天后宫民俗博物馆馆长田清来的灵感,他昨天告诉记者,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天后宫里都将举办迎奥灯谜大赛,直到2008年。每周的周六,天后宫里也将挂出灯谜,让市民练练身手。这2000多条形形色色的灯谜是怎么编出来的呢?记者采访得知,市民俗学会和灯谜专业委员会的10多名专家在家里冥思苦想了10多天,才制作出这么多灯谜。
天后宫民俗博物馆馆长田清泉告诉记者,这2000条灯谜里面有600多条是关于奥运的。为了编写这些奥运灯谜,他给每个灯谜专家发了一本奥林匹克运动全书,让专家们“恶补”奥运知识。
灯谜是先有谜面还是先有谜底呢?民俗学会的杨怀晋自己一个人就编了200多条灯谜,他“透露”了这些灯谜“出笼”的过程:在编写之前,先想好最终的谜底是什么。再根据谜底,通过拆字、埋典故等方式,把谜底“藏”到谜面里。在猜谜的人群中,有位老人显得与众不同,见他一会儿微笑颔首,一会儿紧皱眉头。但不论是在普及型灯谜前还是在竞技型灯谜前,他都一言不发。见记者注意这位老人,旁边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老人是一位“老谜家”,名叫谭钟(上图),是四方机厂的退休干部,曾在92年全国灯谜大赛上获得过“元老奖”。“常猜谜可以保持思路清晰,你看我都80岁了,还没有得老年痴呆症。”谭老幽默地说。在众多的猜谜者中,有一男一女径直来到“竞技区”台下,两个人面对这些灯谜,时而聚首私语,时而各自低吟,不长时间就猜出两个令众多谜友一直挠头的灯谜。
其中的一条谜面为“白帝城托孤”,谜目为“姓连职务二”。在两人没有猜出谜底之前,台下众多猜谜者屡败屡战。“刘主任”,台下有人小声说。“扑通、扑通、扑通”,台上主持人听到后敲响了旁边的大鼓,刚才的猜谜者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原来这鼓声谐音为“不通”,如猜错则敲鼓表示,而猜对了则以锣声表示,意为“鸣金收兵”。这一男一女对视了一下,女的走上台去,大声说:“刘政委、诸葛主任!”“锵!”主持人敲响了铜锣,台下众人向他们投去了敬佩的目光。记者上前和两人聊了起来,原来两人是夫妻,男的姓杜,女的姓姜。都在外贸单位工作,平常都喜欢猜谜,这次前来正好“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