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日报版面图 > 11 > 正文
如今学校周围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一些父母 因照顾求学的孩子而聚居―――陪读,一份太沉重的爱
青岛新闻网  2004-02-12 00:00:00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离大学开学还有几天,小刚的妈妈已经开始收拾她和儿子的行装,因为从新学期开始,她决定搬去济南租房照顾在山东财经学院上学的儿子。小刚去年考上大学后开始生平第一次独自生活,而让小刚妈妈下此决心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她不忍心看儿子日渐消瘦的面庞。身为下岗职工的她经济并不宽裕,此前曾在一家企业打工,为了儿子的生活和身体,她已经辞去了工作,与儿子一起去济南。

  像小刚妈妈这样的陪读例子不在少数。在目前庞大的“陪读大军”中,包括形形色色的家长:有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陪读的,也有从农村到城市陪读的,还有从大城市到小县城陪读的,甚至有漂洋过海去外国陪读的;有父母一方独自陪读的,也有双双陪读的;有为大学生陪读的,也有为高考、中考,甚至还有为小学生陪读的……

  综观当今社会的陪读之现状,其背后有许多引人深思的含义。首先,陪读现象说明对知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古到今,通过让子女接受良好学校教育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的传统没有改变。其次,子女读书有人陪,也说明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变革,一部分人不仅有了钱,而且有了闲。陪读的父母大多数是城镇居民,年龄在40岁以上。甚至有的学生念到了博士生,父母还在陪,并且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置办了产业,把整个家都搬了过去。

  当然,陪读现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说明现今孩子脆弱的生活能力。“现在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怎么这么差”。这是不久前一位高中生家长对我发出的感慨,因为快20岁的儿子饮食起居全由她操持,甚至吃鱼时鱼刺都是她挑出来的。如今父母陪读的理由无外乎两种,一是认为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离开了父母的悉心照料,甚至要衣食无着;二是认为子女的自制能力差,父母不在身边监督,怕孩子可能会行为失控。

  诚然,家长出于担心而陪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家长应该明白,“陪”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甚至还可能导致问题的恶化。要知道人的社会能力大多是后天习得的,而人迟早要独自面对社会,如果家长总是不给孩子自己锻炼的机会,只会使孩子生活能力弱化现象愈演愈烈,更可能成为被淘汰的对象。本报记者刘淼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足球彩票"进球游戏彩票"2月18发行
·爱我吗?爱我就送"来自百盛"的情人礼
·相约崂山百货 让爱耀"靓"情人节
·市委党校学历班次热招大专大本班
·中外对决 洋品牌为什么洋不起来?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热招中
·2月19日,零距离接触英国大学!
·梅艳芳精彩遗作 热销青岛购物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相关链接: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