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青岛保税区加快实施“区港联动”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为建设青岛自由贸易区港创造条件。
早在2000年,青岛保税区便结合自身优势和工作实际,在全国保税区中率先提出了探索向自由贸易区港模式发展的目标,在区港联动、货物直通关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有益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分别于2002年、2003年成功举办了中国保税区发展高层论坛,为“区港联动”做出了充分的理论准备,有力地推动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进程。
目前,青岛保税区从东北亚地区的竞争态势和我国北方地区贸易物流的布局出发,已对功能进行了新的定位,全力建设集保税功能和港口装卸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物流园区,实行区港一体的自由港政策,以口岸国际物流业为核心功能,发展贸易、海运、理货、船代、货代、仓储、商展、信息、金融等业务,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转口贸易提供便利、优质和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经济国际化,降低国际物流成本,整合物流资源,促进国际港航服务产业与保税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积极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和准备。
目前,这一探索正在取得良好进展。他们创造性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合乎我国现行法规与制度的“区港联动”方案,围绕畅通物流业务、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通关效率三个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服务于区港联动,覆盖广泛,功能齐全的统一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对海关监管模式、外贸进出口权、出口退税和外汇等政策进行微调,规划并构建港口、保税区和物流园区联动发展的新框架,实现高度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码头、物流园区与保税区无缝连接,不仅有力地改变了目前保税区与港口相互分离、功能脱节、各自发展的不合理局面,实现“口岸式园区”的构想,而且实现保税区与港口优势互补、功能结合、共同发展的目的,为向自由贸易区港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青岛保税区及时调整招商方向,加大了对物流和商贸企业的招商力度,并与青岛市贸促会合作组织了跨国采购中心,建成了山东省最大的外贸信息数据库,为跨国公司在青岛、山东乃至中国北方地区采购、会展、物流分拨等提供服务,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家跨国采购促进中心。目前,商品展示和贸易这个龙头,正在带动青岛保税区的物流、仓储等港航业务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青岛航运中心的建设。
青岛保税区在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和“区港一体”的实际进展,以及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急促和关键性步伐也同时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专家学者的赞赏。他们普遍认为,青岛保税区在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过程中,走在了全国多数同行的前面。(本报记者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