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农业部部长、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防治组组长杜青林(右)和同事在农业部机关食堂共进午餐时吃鸡肉。
2月9日,农业部部长、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防治组组长杜青林(中)和同事在农业部机关食堂共进午餐时吃鸡肉。记者在农业部食堂看到,餐台上依然有用鸡肉和鸡蛋烹制的各类食品。
2月9日,中国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卫生部食堂食用鸡肉。
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记者 杨晓红 陈思武)
9日中午,农业部部长、中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防治组组长杜青林走进农业部机关食堂,他从自助餐桌上选取了“凉拌鸡胗”、“香炸翅中”、“宫保鸡丁”、“富春仔鸡”几样菜。
他用筷子夹起“富春仔鸡”的鸡腿,笑着对周围的同事说:“放心吃吧,我们这儿的鸡肉都是来自非疫区的,绝对安全。”
此前,上海市市长、广东省省委副书记和浙江省副省长等不少中国官员也在当地带头吃鸡,以消除禽流感疫情给民众带来的“恐鸡心理”。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鸡肉生产国,年产量120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9%,蛋类产量占全球总量超过40%。
自1月27日中国内地出现禽流感疫情以来,中国已扑杀禽只121万多只。中国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活禽和鸡肉的检疫力度和质量监督,暂停了禽流感疫区禽类及其产品的进出口,但不少公众仍不敢食用鸡肉、鸡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说:“在民众有很大恐慌的时候,政府官员立刻作出了他们的反应。千百次的宣传不如一次实实在在的现身说法。”最近一段时间,官员吃鸡已经成为百姓茶余饭后关注的主要话题之一。9日下午,有几位去餐馆吃饭的北京市民得知杜青林在附近的食堂餐厅带头吃鸡,也点了一盘鸡。“他们都敢吃,我们有什么不敢吃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顾客说。
由于禽流感的影响,目前整个亚洲地区都处于一种“谈鸡色变”状态。为挽救因禽流感而遭受严重打击的养鸡业,泰国政府不久前曾举办“推动食用鸡肉周”活动,大摆鸡宴,鼓励公众吃鸡肉。
“古人就说过不要因噎废食,不能说一个地方有了禽流感,全国的鸡肉都不能吃了。”农业部总畜牧师贾幼陵说。
卫生部工作午餐高强破例“吃鸡”
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记者朱玉、李亚杰)
2月9日12时,卫生部办公楼地下二层食堂。
“烧鸡腿”、“鸡肉炖蘑菇”、“醋溜白菜”……这些菜名标在食堂的“午餐供应菜单”上。卫生部工作人员就餐秩序井然,取盘,拿筷,点菜,刷卡,就餐……
“鸡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包括鸡在内的禽类经过加工煮熟后非常安全,根本没有传播禽流感的可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长齐小秋一边吃着鸡肉,一边告诉记者。“当然,预防是必要的,如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同时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禽流感是随着家禽饲养业的发展而广泛传播的禽类传染病。尽管历来的禽流感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但最近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尤其令公众关注。作为我们主要食物来源的包括鸡在内的一些禽类及其肉制品类,似乎正遭受“非议”。
能容纳二百多人的食堂座无虚席。记者看到,在享受美味鸡肉的同时,有的人在谈禽流感防治工作,有的人在聊春节返乡时的新见闻……
记者刚在餐桌旁坐下的时候,恰巧看见端着餐盘的卫生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高强走了过来。
“您平时吃鸡肉吗?”
“我平时不吃鸡肉,禽类也一般不吃。不过今天算是破例了。”高强爽朗地笑了起来。“谈‘禽’色变要不得!一定要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和具备科学的健康知识,这两点非常重要。”
高强给自己盛了二两米饭……
“您今天怎么吃这么少?”
“哈哈,你没有发现今天我给自己要了一大份‘烧鸡腿’吗?咱们边吃边聊!”
“其实,现在一些人对吃鸡肉还是有顾虑的。”记者说。
“这恰恰说明,我们在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方面还存在不少盲点。应该把科学知识原原本本地交到群众手中。”高强放下手中的筷子,意味深长地说,“卫生部门要加强有关科学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哪些渠道可能造成禽流感传播,哪些渠道是不可能造成禽流感的传播,这些要向社会公众讲清楚。”
“卫生部对保障公众食品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我们要加强卫生检疫,保证供应市场的所有相关禽类产品是安全的,严禁疫区内的病禽或死禽进入市场。同时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严格控制疫区内的家禽加工和销售,限定加工和销售的范围和地点。另外,禽类食品在市场销售时要有明显标志,说明这个食品来自什么地方,是否经过安全检疫,这样,群众在购买时心里就有了底。”
这里的“紫菜蛋花汤”是免费的,此时在卫生部的食堂里喝下一碗,可谓别有一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