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道口路的杨家村下村庙厢
房原址。林庆胜摄
青岛老村庄杨家村(三)
辽宁路是青岛的交通大动脉。青岛解放前后,台东邮电局西侧的山口路有马车总站。车是那种带棚子的拉客马车,除了车夫,还能坐4位乘客。马车路经辽宁路、胶州路、中山路,直到台西区的云南路。为了不污脏马路,马屁股上系着接马粪的布兜,这就是过去青年背的“马粪兜”的来历。清和路靠近台东一路处,那时还是拉客的小卧车(轿车)的始发站。小卧车路经辽宁路,终点站在中山路。由上述可见杨家村中的那段辽宁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因此这段辽宁路是杨家村的商业街,街上店挨店,馆连馆。其中有源盛栈酒馆,自家酿造的黄酒,不仅节日里必上杨家村人的饭桌,还醉倒八方来客。酒馆斟酒用的酒壶,是小口、大肚、细嘴的锡壶,精巧美观。有外村杨氏开的饭馆,专做大锅饼卖。吃锅饼“扛时候”,拉车的、扛大包的力气汉子,常来吃烩锅饼。有陈氏开的中药铺。陈氏是中医世家,且以慈善为本,在杨家村有口皆碑。他家有一支大钢笔,能打进一瓶墨水,是一奇。他儿子是骨伤医院退休医生。还有顺天馆酒吧(舞厅)、照相馆、麻将馆和扎彩铺(扎办丧事用的纸车、纸马、“金童”、“玉女”等等)。另外,在滨县支路有兴隆货栈,卖米面油盐等食品。还有推小麦、苞米的磨房。
杨家村的人对于遭受大苦大难、又坚韧不拔的祖宗,有着特殊的敬仰之情,并因此有很强的家族观念。杨家村早年就在清和路与台东一路拐角处建造祠堂。堂内挂着黑漆金字的“敬修堂”大匾,供桌上摆放着杨氏祖先的牌位,墙上张贴着杨氏家谱。香烟缭绕,庄严肃穆。每逢除夕夜,杨家村户户都要去祠堂烧香、烧纸、磕头。祭奠祖宗之后,再给本家的长辈拜年。接着在夜间要拜遍全村的长辈。祠堂的“堂主”,是一位盛字辈的杨氏,现年九十多岁,身体还挺硬朗。“堂主”除了日常看管祠堂,还要负责把祠堂的房租收入积攒起来,以备过年买供品祭祀祖先。租祠堂闲房的有吴氏、谭氏和杨氏,吴氏为教珠算,谭氏为弹棉花,杨氏为教私塾。祠堂还另有闲房停放杨家村老寿星备用的棺木,这些棺木直到“文革”才清埋了。文革除“四旧”,拆了祠堂。后来这里盖了7层的居民楼。
从苦难的深渊里走过来的杨家村人,对于喜庆欢乐的年节特别珍惜。年除夕,除了全家喜气洋洋地吃饺子,除了恭恭敬敬地给长辈给乡亲拜年,老老少少还特别兴高采烈地放鞭炮。依照传统理念,燃放鞭炮是男孩子、老爷们的专利,然而杨家村的大姑娘小媳妇也嘻嘻哈哈地放鞭炮。尤其是杨家村的顺兴路段,除夕夜鞭炮声之大、燃放时间之长,落在地上的鞭炮纸屑之多,当年在岛城是有名声的。除夕之夜,家家都要在十字路口朝西南方向烧纸,纸的周围还要划个圆圈。烧纸是给祖宗送去过年的钱,划圈是防备把“钱”丢了。“朝西南方向”,对一般人来说,也许就如同在土地庙送逝者驾鹤归西一样,只是出于一个概念,完成一个程序。但是对杨家村的人,“朝西南方向”,却有不同的感觉。那是一种真诚,是实实在在地怀念祖先、追忆祖先,是浮想联翩、心潮起伏的时刻。(注:徐东阳系青岛中通公司退休职工,杨盛仁系青岛农药厂退休职工)(明日请看“杨家村(四)”)
征集“老村庄”故事
要求作者以第三人称著写,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叙述青岛老村庄的人情旧事。网上投稿请发 z
angj@qing daonews. com,来稿请寄“青岛早报文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