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旅游业走得很辛苦。
当然,辛苦来自于非典。但非典过后国内旅游的快速恢复再一次得到印证: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是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最为敏感的产业之一,也是市场基础浓厚、恢复发展韧性很强的产业。
也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将2003年青岛旅游业发展点面进行梳理,为了2004年旅游产业的大踏步前行。
资源开发:走向深度与全面整合
前瞻性的规划和对资源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开发从来都是旅游产业立市之本。
2003年,突出青岛市“山、海、城、文、商”旅游特色,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青岛市发展旅游总体规划》、《青岛奥运行动规划·青岛奥运旅游行动规划》等一系列专业规划已完善与完成。此前提下,市旅游局积极参与青岛网上招商会,用中、英、日、韩四国文字推介了11个旅游招商项目。其中投资2亿美元以上的极地海洋世界项目已经签约,投资约2000万美元的旅游大项目“世界之星”摩天轮项目已经通过规划定点。在2003年我市旅游项目引进资金达34亿元中,外资、民营等社会性投资达到80%以上,社会化办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2003堪称青岛旅游大项目建设的“最佳年度”。截止去年底,年初确立的“一线十区三十六个大项目”建设目标全线告捷:36个大项目已完工14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5个,调整项目3个,正在协调中项目4个。以提高旅游产业质量、改善旅游产业结构为目标,崂山巨峰、九水十八潭、海底世界、青啤博物馆、雨林谷、滨海步行道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相继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提升了青岛市旅游的“含金量”。
意欲成为青岛国际海滨度假城市奠基之作的旅游度假区建设有突破性进展。薛家岛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于去年8月通过市政府审批;琅琊台旅游度假区中的龙湾海水浴场和大型游客接待中心、徐福旅游购物一条街、农家旅馆等已构建出此度假区的基本框架。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正加紧编制。
在全国产生出名牌效应的青岛工业企业亦在2003年创造出国内领先的工业旅游示范样板。海尔、青啤、青岛港、华东葡萄庄园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验收项目。
市场开发:成效卓著
市场开发较新产品推出更为重要,乃旅游业之定律。2003年,青岛旅游业全面实施奥运之旅“四八六”推广工程,海外市场与国内旅游市场齐头并进。
海外市场上,3月,我市在德国柏林和慕尼黑举行了主题为“中国·青岛旅游日”的新闻发布会和旅游推介会、“青岛百年”图片展;4月,组团赴日本和韩国的东京、大阪、汉城、釜山、大邱等城市进行促销;两次活动期间分别与德国慕尼黑市、韩国9家城市观光协会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国内市场上,2月,“青岛奥运之旅———长江万里行”促销活动启程,期间途经上海等6个重点城市,并联动辐射连云港等8个重点城市,行程近万余里,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或意向。
在“非典”强大冲击面前,旅游市场启动和恢复工作体现出“快”与“抢”的特点。“非典”一过,我市在国内率先举办了“青岛旅游海外旅游推介会”韩国专场、日本专场;接待了台湾旅行业者大陆观光团、马来西亚旅游促销团并组团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
T
PO(亚太旅游振兴机构)第一届总会暨釜山国际旅游展。一系列的市场启动举措收效颇丰———自7月份以来,我市旅游市场强力反弹,各项指标达到历史同期之最。9月,我市入境旅游人数恢复正增长,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韩国来青游客增幅达到35%。
行业管理:规范严厉
市场整顿是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03年,我市强化对游客集中反映的旅游景区(点)市场、游客集散地秩序混乱等焦点问题的整治,全年共检查导游3140人次,查处违规“野导”、“黑导”87人次,进行扣分处理64人次,将全部社会导游纳入正规化管理。针对往年组团出游合同纠纷投诉多的问题,全市统一旅游组团合同,使组团合同纠纷由去年占旅行社投诉总量的65%减少为33%。
2003年,市旅游投诉中心加大旅游投诉处理力度。截止去年底,共接听和答复旅游咨询电话1552次,接听旅游投诉电话784人次,立案受理旅游投诉230件,处结率为98%,游客满意率为93.8%;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本报记者林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