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10年,青岛将与东亚三角经济区进行全面接轨,进一步建立起面向东亚地区(韩国、日本)的产权交易、产业聚集、资金互动的功能机制,构成“贯穿‘两黄’(黄河流域经济带、环黄海经济圈)、聚集日韩”的经济功能区。因此,必须通过在更高层面上推动区域产业、产权的聚集和资源整合,构建一个面向东亚经济合作,以及未来成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制造业基地。充分利用中国黄河流域12省市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机遇,通过黄河流域前沿地区的山东半岛经济区和黄河流域产权共同市场的作用,加快实施青岛与日韩产业合作战略,促进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工业布局结构的协调发展。
一、黄河流域产权市场整合与建设东亚合作通道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由沿海地区加快向包括黄河流域城市群在内的中西部地区迅速转移。期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完善规范资本市场,建立一个有利于国有资本有序进退的规范通道,并进一步加强中日韩区域性合作,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证实,随着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政策进一步放开和明确,民营企业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收购,社会法人产业资本收购的扩张等,中国国有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实质操作阶段。日本、韩国产业向山东省以及黄河流域地区转移加快,加之中国经济发展及国内外产业资本收购的扩张,黄河流域地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也将进一步地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将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根据初步计算,交易额将达到4500亿元到6000亿元左右,产权交易对中日韩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经济增长拉动十分巨大。
目前,黄河流域经济区,特别是山东半岛地区已经成为日本、韩国企业投资的重点地区。统计表明,仅黄河流域前沿地区的山东青岛地区的韩国企业就有3000多家,在青的韩国人员有4万多人。韩国投资在青岛外商直接投资、协议投资排序均居第一位,截至2003年11月底,青岛累计批准韩国投资项目5152个,合同韩资85.84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46.35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40.48%、31.09%、35.67%;占全省总量的52.8%、56.9%、52.3%;占全国总量的18.9%、24.1%和23.7%。山东半岛地区进一步加快开放和经济迅速发展,为中日韩合作以及黄河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产权交易投入的产业关联结构效应十分明显。积极参与黄河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日本、韩国产业的战略性转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日本、韩国企业参与黄河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的建立,不仅推动了黄河流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资本地结合力度,也加大了产权和股权在更大范围的流动力度,并可在最短的时间实现产业置换、重组和结构调整。实践证明,由于黄河流域作为国有资产存量的大区,国有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的比重。这就决定了青岛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要特别注意下活产权交易这盘棋,充分利用参与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机遇,以及参与实施黄河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战略,建立东亚地区产权交易平台,进一步促进与日韩之间在产权结构、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领域的协作。因此,着眼于经济全球化与中日韩经济发展,必须加快东亚地区在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按照区域功能的划分,为日本、韩国产业转移提供高水平、多功能的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加速融合到黄河流域产权交易市场。将产业转移、结构调整、资源整合与产权置换有机地结合起来。走以产业聚集、产品配套、促进中日韩产业“互补双赢”的发展之路。形成梯度分工、战略合作的局面。
二、实现东亚经济合作的产权共同市场战略
为了加快东亚地区中日韩之间的产业经济合作,必须以区域战略要素和区位优势为基础,产业结构调整为支柱,面向经济全球化以及中日韩产业结构转型和资产重组,进行大系统、全方位、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的整体规划、经营和管理,塑造产权交易与产业合作的环境,实现以“五流”(人流、物流、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为基础,“资源产业化、服务市场化、规则国际化”为战略起点的发展模式,进而构建一种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期间,对日韩合作可以在“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基础上,将“产业转移”、“并购拉动”、“资产重组”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产权共同交易的最新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快三国在产业领域的资本运作与战略调整,推动区域产权交易一体化的发展。因此,必须树立“和而不同”的战略思想。通过与中日韩之间在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等领域的接轨、主动提供全方位的产业聚集、产权交易服务、以及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三国产权交易合作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联合与协作以及获取必要的“战略资产”,构建一个以山东半岛为基础、“黄河流域经济圈”为互动网络的全方位的东亚产权交易共同市场。
实现中日韩合作的区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战略,必须充分重视山东半岛地区的有利区位条件,利用区域禀赋、战略地位、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资金、人才和技术,进一步引进和整合国内外资金与资源。以战略性合作,推进形成区域和产权交易的新观念、新模式,加快产业转移产生的扩散效应。通过建立联结“两黄”的产权交易平台和信息网络系统,促使区域产业空间结构不断扩张和延伸。
依据中日韩三国的资源结构、资产结构和产业基础的特点,遵循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本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和差异性合作。同时,作为一种产权交易合作需求,在从事优势互补与合作的活动中,需要在三国政府支持下,延伸配套加工链、产业链和服务链,进行各地优势合作和交易服务链条的有效衔接。
实现区域经济利益与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统一,需要中日韩产权交易利益主体兼顾各方的利益需求,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合作精神,从当前区域发展的具体实际出发,依照经济发展区域化趋向,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并通过相互持股、产业置换、委托经营、资产抵押、资产重组等利益合作方式,促进经济要素优化配置,并作为建立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的基本途径,以及推动经济布局合理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
三、以“两黄”为纽带,加快东亚(青岛)产权交易区构建
构建“两黄(黄河流域经济带、环黄海经济圈)”为纽带的东亚各国(中日韩)产权交易互动区,需要在宏观层面上有效运用各国政府的资源和市场的力量,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利益关系为导向,多渠道协调推进域内经济合作。
首先,加快青岛产权交易市场的整合。以青岛为平台,创设东亚经济区的产权交易共同市场(青岛)自由交易区。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变化和国内外产权交易的大趋势,以及自由贸易区要求的通信发达、交通便利、交易费低廉及其经济发展等条件,在青岛建立服务黄河流域地区、面向韩国及日本产权交易的青岛自由交易区,对促进中日韩经济全面发展,加快资源产业化、服务市场化和产权交易一体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由于对黄河流域地区的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至少需要资金约1.5万亿—2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国有资产,要使其产权结构多元化,中国国内非国有投资者能力明显不足,需要跨国资本作为重要的现实来源。青岛自由交易区作为进一步吸引内外资产、技术、人才,服务于商业、工业和跨国并购战略性重组的产权自由交易区,将成为推动国际产权交易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服务于跨国公司并购、产业置换、产权交易,产权转让以及易货交易等,为黄河流域地区企业的产权交易和国内外资产的进退牵线搭桥。
其次,以青岛工业园、开发区、城市创新圈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为主导,延伸和扩大到山东半岛、日本、韩国产权合作的企业群、产业链和服务链。并通过参与沿黄地区工业园、开发区的战略性投资,进入黄河流域地区较高层次和附加值的产业置换、产权转让、产权交易,参与企业的并购、置换和进入黄河流域的产业分工体系。根据这些地区主导产业更新速度、工业园和开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及产权交易市场变化,可进行配套交易和定单交易合作,按照并购策划、对接协商、中介服务、签约成交、权证变更等配套服务,加快山东半岛及日本、韩国等企业与黄河流域企业进行高端收购、产权转让、产业置换的市场化交易与合作。
与此同时,需要加快构筑东亚产权交易合作的统一信息平台,建立共同市场的信息网站。一是统一信息采集表式和信息分类标准,提高信息利用价值,实现信息互动、资源共享。二是利用黄河流域产权交易的网络平台,建立共同市场数据库,整合各会员单位的产权信息,统一发布、共同维护,使网站成为共同市场的信息集散中心。三是在共同市场信息平台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以资产为纽带,共同出资成立信息咨询机构,增加附加值,提高共同市场产权交易一体化运作的程度。四是建立合理科学的信息统计标准与方法。通过科学方法,对市场交易案例宗数、交易金额等反映产权市场动态的数据,为中日韩企业提供资本结构调整的市场信息。
作为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环节,青岛还要将解决日本、韩国产业转移与山东半岛地区、黄河流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能力、加工能力、服务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日本、韩国企业实施产权交易与联盟并举的需要,加快服务于加工、配套和组装工业发展的产权交易服务,促进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带动黄河流域产权交易链、产业调整链的衔接,进一步推进产权交易的市场化和配套能力的提高,更加有效地使用价值链。同时,以产业、技术互补置换、资产重组为主线,加快产权交易服务带动产权交易的整合。中日韩产权交易合作必须根据未来资产结构的动态变化,依托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积极为民营资本、社会法人、产业资本和管理层资本,寻求与三国的产权错位交易,将更多的产业、资源、资产进行交易、置换,并以产权交易服务渠道的扩张和迅速开发,引领东亚区域的产权合理交易、开发与合作。隋映辉王深智宫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