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叫《别人的爱情》,翻览完欧阳应霁的《回家真好》油然想到了这部小说的题目,不过变成了“别人的房间”。其实《回家真好》与叶兆言的小说没有丝毫瓜葛,可能是书中所写的“家”都是别人的家,并非作者本人的窝,如同“别人的房间”,就像偷窥别人的爱情,当然,《回家真好》并非虚构之作,而是作者用影像和文字铺陈出18个不同人家的生活风景。作为“设计私生活”的专家,欧阳应霁造访的这18个人家,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别人的房间”,如同看一场华丽惊艳扣人心弦的好莱坞大片,虽吸引着我的眼球,但心知肚明,这是别人的世界,就像叶兆言的小说题目“别人的爱情”,与自己的生活关山相隔,遥不可及。就像一首流行歌中的歌词,大意是生活中不能没有梦,“白日梦”是安慰我们寡淡日子最好的一味毒药,跟随着欧阳应霁的足迹在香港、台北、北京和上海到这些不寻常的别人的房间里喝一杯咖啡或一杯下午茶,在近窥着别人的生活里填补着自己的梦境,犹如咀嚼着别人的爱情。
欧阳应霁“造访”的这18个“精彩的家”,香港、台北各6家,北京、上海各3家,与其说记述了登堂入室的印象,不如说用图片捕捉了这些人家的风景,文字是图片的补充,而线条勾画出的房间布局示意图又成了这些房间片段风景的“骨架”,照片刺激了你的眼睛,草图激活了你的想象,文字敲打着你的神经———别人的房间如同虚幻的日子。这些人家可以说是都是寻常人家,也可以说都是一些另类的人家。说寻常是因为他们并非大款富贵人家,说另类是因为他们并非都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他们的职业范围涉及摄影、装饰、绘画、舞蹈、陶艺、写作、编辑等等,或是艺术家,或是大学教师,或是自由职业者。在我看来最正常的一户人家是上海的江晓原教授家,作为天文学史家和性学史家的江晓原先生,他的书房被喻为时下中国出镜率最高的第一书房。说他家“正常”当然不是因为他书房里的图书馆风景,而是因为在他家的整体布局图上我“意外”地看到与江先生夫妇的主卧室“比邻”的是“女儿卧室”。为何说“意外”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在《回家真好》的18个人家里,几乎没有如此“完整”的人家———要么是单身一人,更多的是两人世界,没有孩子的踪影。
或许是书中的风景更多属于单身或两人世界的缘故,对于身为丈夫和父亲的我来说,便少了许多阅读的亲近和呼应,更多的是欣赏别人的特立独立,不管你是生活在往昔生活的收藏中如同置身破烂堆里,还是把自己放置在空荡荡没有人气的废弃“厂房”里,还是精雕细刻给自己琢磨出一方超凡脱俗的殿堂,都与生活在庸俗日常里的我无关———对我来说,家就是4岁女儿自由自在游戏“捣乱”的乐园,就是毋须费神费力整日打扫的“草窝”。不过,《回家真好》里的风景给了我“对家的想象”,也体验到了“家”的价值,“你可以走出房子,但你总要回家。”毕竟,回家———是件幸福的事。(《回家真好》,欧阳应霁著,三联书店2003年版)薛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