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南京1月4日电
2003年的中国职场依旧火暴,然而在供求两旺的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也有寒流汹涌。业内人士指出:2003年中国职场中最汹涌的暗流就是
M BA需求下降、“海归”人才中出现待业现象和文凭学历在求职过程中曾经的“决定地位”有所动摇。
“金字招牌”盛名难副——— M BA“缩水”
2004年仅有2314名考生报考清华大学 M
BA,而2002年的数字是4482人,2003年为2871人,3年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M
BA的报考数字一路下滑。据悉,报考2004年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M
BA的人数也比上年减少了10%以上
造成MBA报考人数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下降, M BA的就业前景不被看好。 M
BA的招牌曾经与大公司、高薪、高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这个神话破灭的时候,许多功利心较强的考生自然选择了放弃。
据了解,根据各个职位的不同,目前给 M
BA定的月薪大约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这个收入水平与没有 M
BA学历的中层管理者大致相当。所以,即使读完 M BA也未必能够大幅度提高薪资水平。作为一项投资,读
M BA的回报率已经不像以前个别媒体报道的那样高了。
“海龟(归)”变“海带(待)”———“出国热”降温
“海龟(归)”作为职场中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的酸溜溜的代称,一直也代表着“高知”和“高薪”。可是2003年,却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海带(待)”,指的是“海外留学归国待业人员”,很是让人惊诧了一番。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归国潮中,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会发现,“海归”的名片并不能让他们成为招聘市场中的抢手人才。上世纪90年代那种国企、外企、民企纷纷以聘到一名“海归”为荣的景象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海归”对自己的定位还不准,对薪资待遇的期望值太高,开口就要月薪8000元、10000元,成为“海待”也就不奇怪了。
“海归”含金量下降,国内高校培养的高质量人才也越来越多,许多优秀学生不需要出国就可以拿到国际上认可的资格证书,导致中国的“出国热”也有所降温。
重学历到重能力———文凭“贬值”
2003年,中国人才市场上一个不太明显但依然能感觉到的趋势,便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标准逐渐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
以往,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上几乎全都写着:“ X X岗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 X
X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应聘者递材料时达不到相应学历标准的连简历都不收。如今,这一现象有所缓解,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限制有所放松。
长期研究人才问题的专家、江苏省人才市场副主任韩志忠指出,从重学历到重能力的转变,说明了企业人才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