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刚刚开过再就业工作会议,今年又召开全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足见就业是个大问题,也足见中央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观察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如何,就业是否充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当下我国的经济状况都还不错――虽然也有困难,唯独就业问题始终未能乐观。
我国每年
城镇新增的劳动力大约有1000万人,如果经济增长保持在8%左右,理论上大致可以提供800万到1000万个工作岗位。但是,就业的压力并不只是来自新增劳动力。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深化时期。在计划经济下,为了保证人人都有工作,以降低劳动生产率为代价,采取了两个人的饭三个人吃,甚至四个五个人吃,造成企业大量隐性失业。西方发达国家只需要几百人的企业,我们要安置几千人。这里当然有技术、管理的差距,但为了增加就业是其中的一条原因。这样的就业方式,在计划体制下,企业靠国家调拨产品、补贴和劳动者收入普遍低下维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无竞争能力的企业,只能日渐萎缩,更不必说参与国际竞争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革,再加上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一些无法生存企业的被淘汰,势必会有员工下岗,形成失业大军。除去已经实现再就业的,积累的下岗员工每年仍不下800百万人,再加上其他没有工作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共需要的就业岗位,大致是2400万左右。这还没有把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计算在内,在未来几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数量更大于城镇失业人员。
这样大的就业压力,不是一年两年可以消解的,因此就业问题,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始终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解决得好,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不好则对这三个方面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应当看到,我国的失业率已经接近5%。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高度警觉。
以经济增长来说,巨大的待业大军存在,无疑是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这一人力资源如能充分利用,可以化为生产物质财富的力量,否则就只是消耗物质财富的包袱。如果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就会增加人民收入,形成新的需求,开拓国内市场,如果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需求萎缩,经济的持续发展就会难以为继。说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经济的发展,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说经济要持续高速发展,必须努力提高就业率,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则是另一个方面。两个方面相互影响,必须同时注意,但在不同时期,工作重点、政策重点会有不同。就目前情况看,促进就业应当成为宏观经济工作的一个优先指标。
就社会稳定而言,城镇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不少社会问题。这种情况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社会公平难以实现,社会稳定难于保持,人民会不满意,人民会不高兴。事关人民的利益,我们一定要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精神,切切实实、认认真真地打主意、想办法,努力扩大就业。
这几年,党和政府在扩大就业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想了不少办法,各地的再就业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思路还不够宽,办法还不够多,尤其是思想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有的同志一头扎进了GDP,以为GDP上去了,就业就解决了;有的同志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情绪,等国家投资,等中央拿办法。但想靠国家再大量增加投入来解决就业,难度很大。能出台的政策大多已经出台,应该总结既往经验,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把思路拓宽些,办法多想些。
要想一想我们的增长模式是否应当有所调整?高增长、高投入,未必一定带来高就业,因为以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是有限的。我们是否应当注意那些投入不多,市场需要,而又能大量吸纳劳动力的产业。
要把增加就业当作主要战略取向,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从以往的经验看,第三产业(包括社区服务业)吸纳的新增就业、再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力都在70%左右,这里大有文章可做。
要在政策上更加注意向非农产业、非公有制企业和非正规就业倾斜,大力发展。各种扶持政策、小额贷款、财政就业资金的投入增加,都要逐一落实。就业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体系也要抓紧完善。
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加强领导,依靠群众,扩大就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思想真正重视了,办法就会有了。
施平 和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