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里,几十万外地游客涌向青岛。许多游客都希望给亲朋好友带点纪念品。“十一”假日期间,记者在一些出售旅游商品的场所发现,游客看的多,买的少。与火爆的旅游场面相比,旅游商品交易显得相对冷清。
不知从何时起,一家接一家的旅游商品专卖店聚集在中山路的南头。草编、海贝壳等本地特色旅游工艺品琳琅满目。来自湖北的一位游客告诉记者,来到海滨城市,总想买点东西回去做个纪念。然而游程已走了一大半,发现青岛的旅游纪念品和其它海滨城市差不多,有纪念意义的旅游产品没见到几样,每个景点的商品也都千篇一律,没有个性。
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年的“旅游热”在旅游商品市场上并没有产生明显拉动作用。
旅游商品为何不受青睐?游客需要什么样的旅游产品?记者采访的一些外地旅游者说:一、青岛旅游商品最大的问题是雷同、大众化,缺少设计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青岛城市符号性的纪念品。二、青岛的旅游商品低档产品多,中高档产品较少。而且纪念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旅游产品种类不多。
业内人士认为,国外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如泰国,购物已超过游客全部消费的50%。做好旅游商品这篇文章,对做大旅游产业,挖掘假日经济的潜力都具有较大的意义。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