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究竟谁有发言权
我对话语权的感触,缘于一场球赛。
9月7日,国足在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中艰难而又幸运地客场逼平卡塔尔队。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黄健翔的现场解说引起广泛争议。在收看直播时,他对国家队此役的排兵布阵直言不讳为“米卢的败笔”,在中国队局势落后时几度指名道姓“应该考虑换人”的急切呼唤,给电视机前的我,也留下深刻印象。
《南方体育》等多家媒体激烈批评黄健翔的解说,有的甚至还搬出了被黄批评“表现失常”的某球员家属的意见。而新浪网上许多网友则坚定不移地肯定黄的解说风格。有人称之为“反黄”派和“保黄”派。《新民晚报》9月8日刊发题为《过分》的评论,说记者作为一个外行“用非常肯定的口吻,断定米卢排兵布阵如何如何糟糕,那是有欠妥当的……不是专家而用专家的口吻去断定这个断定那个,那就过分了。偶而听一两句,还可以忍受,听多了,就让人反感、倒胃、很不舒服了。中央电视台的黄健翔在今天凌晨的解说中以专家自居,一口咬定米卢此役布阵糟糕透顶,而且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就太过分了。”
黄健翔当天的现场解说是否算得上专业,笔者难以判断。但批评既已扯上了“过分”,可见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评论一场体育球赛,也存在着一定的资格和名分。想想也是。以前我们收听、收看体育比赛,最早大多是听到“这是一次增进两国运动员友谊和交流的宝贵机会,希望打出风格,打出水平”;后来慢慢又变成“中国队这场球虽然失利,但通过比赛我们发现了问题,有利于今后好好总结、不断提高”;有时我们还不得不忍受“守门员一声哨响,全场比赛结束”的黑色幽默。解说嘛,本来就该是这样的四平八稳、端庄中正,现在突然有人直截了当当着全国电视观众的面,评价这个组合“效果不佳”,议论那个球员“作用甚微”,那还能不出格、不过分吗?导致“你有什么资格”的非议,自然毫不奇怪。
在其后的几场十强赛转播中,黄健翔没有继续担任现场解说。中央电视台解释是“合理的工作轮换”,外界却流传着“下岗思过”的说法。依我的看法,对黄健翔解说产生争议的关键,并不在于他说的是否专业且到位,而在于其中央电视台解说员的身份。假如他和我一样是个普通的看球老百姓,纵然是十足的外行,就是在电视机前跳着脚破口大骂又有什么关系呢?问题的焦点应该是,黄健翔往直播间里一坐,就是一个掌握着公共话语权的人,他有权发表纯属个人观点的个性化言论吗?
在我们的意识里,对于能够掌握公共话语权的人,总是怀有一些敬畏的———中央电视台的体育解说,那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上去说的么?何况国足能否实现历史的突破,正是国人屏息以待的热点敏感问题,对其比赛的解说,当然要务求谨慎宽厚。我不知道这是公共话语权性质的本来要求呢,还是因为话语机会的历来缺乏,而导致社会产生的一种误解。
我们的社会有强调集体利益重要性的传统,对个人意愿的诉求和表达的认识,还在探索深化之中。而在现代社会理论学说看来,公共话语权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特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它就应该好比是社会的一个公共讲坛,权利属于每一个社会成员。
一场球赛的解说,当然不是社论,不是公告,也不是火车时刻表,只要不出现人身攻击和谩骂,评论员、解说员在客观介绍比赛局势时发表一些个人见解,不应该招致那么强烈的非议。如果说得您心烦,那大可换个频道接着再看。纵使这见解荒谬绝伦,你也可以直斥其非,但不可指责他说话不合身份。套用一句名言:“你的话我一句也不同意,但我要拼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真的不必过于担心一场体育解说产生的社会影响。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虽然嘈杂了点,却于无序中富有活力。关于黄健翔解说的争议,我发现网络上的多数声音都表示支持,反对者多集中于传统纸质媒体,这可谓一个值得思索的有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