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医院怎能随便洗血
据9月14日《长沙晚报》报道,继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之后,一种用机器将脂肪从血中分离出来以降低血脂的“洗血疗法”,被当成时髦的保健手段,在长沙流行起来。“虽然价格不菲,但无法阻挡人们为健康生活而降低血脂的热情。”报道援引专家的话说,其实“洗血疗法”仅仅适用于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的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其他人做此治疗后,不仅对健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面临溶血、感染、败血症、机体抵抗力下降等风险。
报道称,针对此现象,五位全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日前联名呼吁:不可滥用“洗血”疗法。专家强调,“洗血”终究是一种治疗手段,而不是一种保健手段。
我在对这五位专家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出呼吁表示敬意的同时,却又认为,他们有意无意地回避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求谁不可滥用“洗血疗法”?普通民众还是医院里的医生?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医院乃至政府应当负起主要的责任。因为普通民众并不了解(作为负责任的医院和政府来说,也不应当要求普通民众去了解)“洗血疗法”的医疗知识,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相反,应当是要求医院“有所为有所不为”,主动向非“洗血疗法”适应症,却为了“赶时髦”、“求健康”而要求“洗血”的人做好解释劝阻工作,不能为了创收而隐瞒实情,更不能像个别医院曾经所做的那样,故意夸大、渲染“洗血疗法”的“好处”以招徕就诊者。这个道理,就像公路管理部门有责任在岔路口树立路牌,指明哪是去北京哪是去天津,而不应当要求司机个个都去自己打听,更不能为了多收点儿过路费而故意将路指错。
在我国,一种新的药品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前,是要经过非常严格的非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的。但一种新的医疗措施的广泛运用,却没有建立一个很好的准入制度、法律规范以及检查措施,以致出现了一些问题,像前几年的近视手术治疗术和最近曝光的“OK眼镜”导致很多受害者视力恶化甚至失明的悲剧。
尽管国家政策允许和鼓励医疗行业也引入一些市场经营管理的办法,如放开特殊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以自主经营等。但无论如何,医疗行业都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必须有特定的监管措施,不能随便“洗血”或“洗”别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