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日报>>一版
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驻青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兴办产业化基地
2001年09月04日 04:14:06
本报讯一家家高科技企业,一片片高新产业园区,在岛城波澜壮阔的科技产业化大潮中,我市高校、科研院所开始担当起重要角色。这些过去一门心思搞科研、教学的地方,用大步流星地走进市场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一所、青岛海洋大学、青岛化工学院等纷纷建立起与科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产业化基地,驻青高校院所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呈全面开花之势。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向来是以“快”而出名的。该所以青岛海洋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城阳区青岛海隆达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开发产业化基地,运用该所生化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以葡萄籽和葡萄皮为原料,研制生产出高科技产品优质葡萄籽油,目前已建成年产葡萄籽提取物15吨,葡萄籽油200吨的生产线,是当今世界上规模较大的生产线,预计“十五”期间可形成年产值2.5亿元的规模,形成研究、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多品种的产业化格局,建成独具特色的生化科技产业园。

  此外,这个所还与澳柯玛集团公司合作成立青岛澳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将高度多不饱和脂肪酸系列产品和共轭亚油酸系列产品实现产业化,双方在共建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还将积极建立青岛澳柯玛海洋产业园。

  中科院海洋所拥有国内一流的海洋科研技术力量。最近,该所正在薛家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连三岛动工兴建集海洋科研、海洋科普、苗种繁育及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海洋综合开发基地,投资额达3000万元,其中包括连三岛海珍品苗种繁育中心、近海海珍品养殖旅游基地、室内封闭式工厂化养殖基地及对虾繁育基地,拥有生产科研车间1.5万平方米。据总经理柯亚夫介绍,除进行鱼、虾、贝、藻等二十多个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外,还将开展国外养殖品种的引进和国内优良养殖种类的改良,今年将重点推出高健康、无病毒的南美蓝对虾、南美白对虾两个新品系。目前基地建设顺利,预计今年11月可正式投入使用。

  驻青高校在建立产业化基地方面同样不甘示弱。在青岛化工学院,以青岛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为技术依托成立的青岛新材料科技工业园,规划占地200亩,目前已有颐中高性能聚合物格栅等项目入驻,一期投资达9000万元,8000平方米厂房主体已拔地而起。该工业园的目标是:力争用3至5年时间建成产值十几亿元的国家级新材料研究中心与产业化基地。此外,化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正在城阳区红岛镇积极筹建高分子材料工业园,占地500余亩。依托学校在纳米、新材料方面的技术优势,化院在高新区内规划落户的纳米技术孵化与产业化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铝塑板材产业化基地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近几年来,青岛化工学院先后与海尔集团、澳柯玛集团、齐鲁石化、莱钢集团、胜利油田等近百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基地,已先后使几十项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取得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青岛海洋大学在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学校采取共建的模式,与山东中鲁集团“牵手”,利用其原有的海洋药物生产基地的基础条件,组建中鲁海大爱华海洋药业有限公司,使这一产业化基地实现“靠大靠强”。他们还先后在荣成等地与企业共建产业化基地,合作实施国家863重中之重项目“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率先在我省推广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创直接经济效益2.4亿元。日前,海大又与青岛高新区签订共建青岛海洋大学科技园的协议,并积极推动“海洋生物工程产业园”建设,这将是我国唯一一个海洋生物工程产业园区,力争办成山东海洋产业的“硅谷”。

  一个高校院所牵出一个甚至几个产业化基地,而这些产业化基地的背后,又有高校、科研院所强大的技术研发作支撑。由高校院所兴建的产业化基地一方面使自身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成为高校院所面向市场、占领市场的“桥头堡”,同时培育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增长点,带动起青岛一方新产业。(本报记者张子倩)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啤酒节:经营城市经营青岛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