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日报>>二版
精神文明建设和老干部工作冒出新亮点
2001年06月13日 02:26:02

本报记者本报通讯员

  本报讯我市有6万多名老同志用炽热的情怀和无私的爱心,构筑关心下一代的育人工程,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老干部工作的新亮点。据介绍,全市已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4000多个,活动团组160多个。市关工委、即墨市关工委和王今吾、庄晓田分别荣获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工作者称号。

  近年来,我市各级关工委注重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在全市70%的街道和乡镇、40%的社区和村庄建立了关心下一代组织。市关工委分别成立了青工教育、校外辅导、后进青年帮助指导组和革命传统报告团。他们坚持把关心下一代与提高老同志自身素质相结合,把老同志奉献精神与组织关怀相结合,不断加强老同志的政治理论和科技知识的学习,密切与各有关群团组织的协调配合,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齐抓共管,互为联动的整体合力。市关工委革命传统报告团常年坚持深入机关、企业、学校、部队、乡村,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教育,累计做报告1万多场,受教育人次350多万。去年以来,市“两代人”书友社还举办了优秀中小学生读书班;报告团成员姜凯在市区各学校、部队基层做遍了报告后,又主动到胶州市、莱西市做报告,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莱西市离退休教师自筹资金,因地制宜地办起了200多个家庭图书室和300多个“少儿之家”。

  许多老同志主动配合有关单位做好青少年的维权工作,先后同1000多名后进青少年结成帮教对子,定期开展送亲情、送教育、送爱心活动,并协助安置“两劳”释放人员2500多人。市南区关工委还组织转化较好的劳教学员参观东部建设,收到好的效果。他们还通过结对子、跟踪帮教和走访等形式,使全区青少年“两劳”释放人员的帮教率达到98%。(本报记者本报通讯员)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岛城高校悄然突破“围城”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