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晚报>>十二版
都来关注沉默的疾病
医患沟通在治疗中至关重要
2001年06月09日 11:08:54
近日,一家医药公司在北京就“医患如何沟通———问诊的艺术”,策划召开了我国首次“EXPRSS———如何打开ED(勃起功能障碍)话题”全国医生专题交流会。各国专家学者就“医生的主动性”、“与患者交流”、“提高我们的交流技巧”等进行了讨论。

  在医学学科中,研讨问诊艺术、交流医患之间理解沟通的技巧已显得十分重要,其实这不仅是医生的事,也与每名病人息息相关。

  ED是沉默的疾病

  新闻背景

  男子健康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资料显示,目前大约1/3夫妻生活的不幸是由勃起障碍带来的,城市1/3以上离婚案与夫妻性生活的不和谐有直接关系。大多数患者在医生帮助下是可以治疗的,但令人奇怪的是,到医院寻求治疗的患者却不到10%。美国的一项调查解释了可能的原因:71%的调查者认为,“医生不能理解患者可能提出的任何有关性的问题”。在我国的大部分医院,患者与医生交流的时间很短,虽然医生可以坐等患者开口,但实际上患者会因为窘迫而更需要医生主动咨询。

  如果说ED是沉默的疾病,问诊必须讲究艺术性的话,我国其他可以坦白直叙的疾病实际上则更需要思考问诊艺术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和理解困难,患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医生则缺少倾听的姿态。患者常常反映,当被医生三言两语打发走时,医生的眼皮都没抬过,连自己是男是女都不知道。有专家认为,问诊不够也是目前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生分三级态度分五等

  记者:您的意思是医生的问诊水平实际上还包括将知识传授给他的病人?

  洪昭光:新世纪需要新观念。医生可分三级,态度可分五等。小医,就病论病,见病开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治病不治人;中医,治疗时能分析病因,解释病情,进行心理咨询和调整,治病同时关注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治疗病还减少复发,治得是病人;大医:不但能治病人而且能进行健康教育,使健康人不变成亚健康人,使亚健康人不变成早期病人,早期病人不变成晚期病人,使整个人群疾病发病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健康水平提高。医生的态度可分为五等:甲等是对病人如亲人,满怀亲情,病人感到亲切,舒心;乙等是把病人当熟人,满腔热情,详细解释,病人感到满意,放心;丙等是把病人当病人,一片同情,病人感到友善认真,安心;丁等是把病人当路人,冷冷淡淡,不阴不阳,少言寡语,病人感到失望,寒心;戊等是把病人不当人,医生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训斥病人,看病反添病,伤心。新世纪呼唤三级甲等医生,呼唤具有人文素质的医生。

  医学虽是技术更需艺术技巧

  记者:我们经常听到患者有这样的反映,看病时与医生的交流简单得让人受不了,“哪儿不好”问完之后就低头开药。您认为应该怎样问诊?

  洪昭光:医生问诊的艺术除了讲究态度的温和以外,还要善于把握宏观态势、给与恰当引导,在病人滔滔不绝时应避免鸡毛蒜皮的小事干扰关键问题的挖掘,病人说得过多要及时把谈话引回正题,说得过少要启发引导他讲,这就要求医生既要态度好又要运用科学的知识,逻辑的思维。

  记者:听说国外医学生问诊的艺术也是必修课,国内教学是否一样?

  洪昭光:国外在教学中不但要学习问诊的艺术,而且演讲也是必修课,医生不但应该会看病,还要会教学、还要会做科研。我们的医学教育,人文的东西很少。不仅如此,在过去医学生的仪表风度都有要求,因为这也有暗示作用。如果一位医生衣冠不整、胡子拉碴,检查病人时东张西望、东拉西扯,病人一定感到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交到这种人手里是十分危险的。如果医生仪表庄重、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检查认真,那么病人一定会对医生产生信赖和信心。医学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艺术,不仅是职业,而且是事业,是一种崇高的使命,大学五十多门课程很少是人文科学的。通过临床实践,我发现,2500多年前医学之父就把语言放在第一位,也就是问诊、教育,是很有道理的。

  记者:问诊的确有很大的作用,那么在误诊的情况下,有多少是与问诊不当有关?

  洪昭光:很多久治不愈的病,其背后的问题很多。比如有个孩子咳啊、喘哪,最后才发现是气管异物,开始x光也照不出来,因为异物是塑料纽扣,最后还是家长说到这些才找出原因。这就是问诊的问题。一位高烧不退的病人,用什么高级抗生素也不好,最后出现血红蛋白尿,病人深度昏迷,后来才知道病人刚从非洲回来,是非洲的疟疾,本来治疗是极简单和有效的,不应导致死亡的。对于一个医生来讲,望触叩听是必有的程序。越是有经验的医生就越是重视问诊、望诊,问诊是基础,然后才是物理检查,但是由于现在器械设备多了,问半天还不如做器械检查,而问诊不值钱,挂号费很低。现在竟然有些医生是一句话也不问的,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机制性的。

  寻找大智慧走上健康路

  记者:问诊在诊断过程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洪昭光:最重要,是第一条。只有医生知识的价值和医生交给病人知识的价值被肯定,才能真正推动健康事业,降低医疗费用。比如健康生活方式能够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美国深深认识到这一点,投入数百到上千亿美元使人均寿命延长一年,而健康教育使人均寿命延长十年之多。怀特教授早在20年代提倡的“简简单单的世上最好的运动——步行,只要掌握好三、五、七,就能使糖尿病减少42%,老人冠心病住院率减少73%,死亡率减少69%,所以大力推广健康教育。我国每年国民医疗卫生的开支是四千多亿元,健康生活方式可以使慢性病总体下降一半,而如果慢性病占医疗开支一半的话,我国每年就可以节省一千多亿元的开支。所以医生讲究问诊的艺术、加深与患者的沟通、注重健康教育,从小里说患者自己可以少受罪、子女少受累,从大里说国家还节省了医药费。所有的医生都变成大医,人群健康水平就提高了。

  21世纪是一个需要智慧的时代,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灾难才会少一些,幸福才能多一些,人类才能健康长寿。正如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世界文化之都巴黎发表宣言所说的:“21世纪,人类如果想过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孔子的时代,去向这位东方的智者寻找智慧。”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妈妈,我会恨你一辈子”
 

网站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主编信箱

青岛日报社/青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32-2865859转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