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gif (2897 bytes)title2.gif (2626 bytes)title3.gif (3533 bytes)
首页>>青岛日报>>五版
 
“富民金桥”飞架国内外市场―――深圳“民交会”走笔
[05月21日 01:41]
由国家民委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为期4天的“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名优新特产交易会”(简称“民交会”)日前降下帷幕。据统计,此次“民交会”参展人数达15万人,参展客商7055人,共举办专场洽谈会20余场,各省团举行新闻发布会、推介会、签约仪式共12场。据不完全统计,“民交会”总成交额达532.3亿元,其中采购交易成交额112.4亿元,正式签订合同14亿元,意向协议97.8亿元;招商引资431亿元,正式签约30.318亿元,意向协议400.2205亿元。

  民族产品走向大市场

  在深圳的高交会馆内,人声鼎沸,参观者川流不息,“民交会”成了各少数民族新土特产品的热卖场。

  漂亮的新疆帽和轻盈曼妙的维吾尔族裙纱,朴素的藏袍和厚实豪爽的蒙古衣,袅娜的彝苗衣裙和雍容华贵的银饰,各式各样的蜡染、荷包、绣球、中国结无不对参观者有着巨大的诱惑。各少数民族展团中,最引人驻足的便是卖民族服饰的展位。湘西自治县的展位前,一位汉族小伙子对一件手工纺织的湘西土家族上衣产生了兴趣,当场便穿上神气了一番;而湘西另一个女装展位早已围满了参观者,一位正在购买女装的小姐说,这里衣服有民族特色款式还很流行,很多场合可以穿。

  此次“民交会”上,民族医药奇葩荟萃,藏药、蒙药、维药、回药、壮药、苗药、彝药、满药、瑶药首次大规模集体亮相,向人们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贵州名药“胡三贴”的展位吸引了很多的中老年人,而“苗药神贴”也将药贴派送活动搞得热热闹闹,内蒙古赤峰展位上的蒙古药、新疆天山雪莲特制的维吾尔药都让人们大开眼界。昌都藏药的展位前也是人头攒动,工作人员正耐心讲解各种药的药用。据介绍,这次他们的药不但受到深圳市民的青睐,而且受到全国很多商家的关注,现在前来与之洽谈的商家有十几家,还有药商希望能把这次参展剩余昌都藏药都卖给他们。

  4天来,2000多家民族企业或民族地区的企业来到深圳,他们感受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到了很多市场经济的规则。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优秀的产品,但由于缺乏市场运作的经验,使很优质的产品营销的范围很窄,因而好产品卖不到好价钱。贵州彝泉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酒工艺已经成熟,酒的品质也很好,但由于以前一直没有想好怎么打入全国市场,此次来到深圳,一天之内就有四家公司提供了在深圳做代理的方案。

  此次“民交会”,很多代表团都经过精心的准备,带来了一大批带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如河北一个展团就带来了2000多种产品,每天的产品成交达4000万;云南红河州带来了500多种产品,成交2亿多,其中有很多产品是第一次走向全国与国际市场。

  天山脚下的民族服饰,各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绣品、草画、树雕、漆器……很多只有在少数民族地区才能见到的产品开始从深圳这个窗口走向全国与世界。

  深圳与西部同行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经济特区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在各个领域与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近十年来,深圳市从政府、企业各个层面上不断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收到良好效果。

  据介绍,深圳已在黔南、毕节、三峡库区、延安、井冈山等全国10个省63个市县建设“造血型”项目324个,总投资约40亿元,其中深圳市政府基金投入8.2亿元,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将为上述地区年增产值32亿元,年增利税8.2亿元。

  据了解,在多年的对口帮扶工作中,深圳市政府走出了一条由救济式扶持转向开发式扶持的新路子。早在1990年,深圳就决定每年从市、区两级可支配财力中拿出2%,建立“深圳市经济合作发展基金”,以此为“龙头”,开展全方位对口帮扶工作。在项目投放上,重点选择资源开发型项目、“三高”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项目以及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增加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推动其脱贫致富奔小康。

  利用毗邻港澳的“窗口”优势,积极协助西部省市招商引资,也是深圳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如近几年深圳协助贵州在深举办各类招商洽谈会12次,协议引资15亿元。此外,深圳市劳动部门每年从贵州黔南州和毕节地区有组织、有计划招收劳务工,力争做到“招工一人,脱贫一户”。目前,贵州在深圳的劳务工已超过15万人,每年从深圳邮回贵州的资金达8亿元。与此同时,西部各省纷纷在深圳设立“窗口”企业,这些企业利用深圳资金、人才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优势,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劳动力资源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并成为连接东西部的桥梁,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各省目前在深圳的窗口企业有几千家,涉及建筑、科技、制造、土特产经销等各个领域。仅陕西省在深圳的企业就接近600家,在深圳总投资达9.8亿元;四川省在深圳的窗口企业中上规模的有50余家。这些企业由西部省份发源,发展壮大后则更多的是“反哺”西部。

  深圳兰光电子集团是1983年由甘肃省投资创建的,目前在深圳工业综合实力中排行34位,并入选“2001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兰光发展壮大后积极投身到西部开发的大潮中:在兰州成立甘肃兰光新世纪电子设备公司,将适合西北销售的产品,逐步转去甘肃制造;联合深圳市创新投在兰州成立风险投资公司,专门寻求高科技项目进行投资;投资省内高校的成果转化项目,合资组建新公司,截至目前,兰光集团在甘肃投资了十几个项目。西部商机无限

  “民交会”成为一个大舞台,广大西部省区在这里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也把无限商机一一展示。

  与东部及中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交通与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显得非常薄弱,已经成为这一地区进一步发展与繁荣的“瓶颈”因素,由此也使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成为待切的大“蛋糕”,投资前景诱人。

  “民交会”上,有关基础设施方面的招商引资项目多达280多个,涉及水利、电力、交通运输、垃圾处理、通讯等领域。尽管基础设施投资大、时间长,但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其蕴含的巨大商机,还是让很多海内外投资者把目光投到这一领域。广西展团带来的基础设施项目即引来资金近6亿元人民币。而贵州黔南州污水处理工程、罗甸县双河口水电站等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北美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看好,在“民交会”上的签约金额达10.5亿元。

  此次“民交会”上,不仅许多原汁原味的名优特产稳固了市场,而一些深圳甚至南方市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产品,也藉此展示出自己的形象,并联系到了销路。青海西宁晨曦高原生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沙棘系列饮品在西北地区已拥有了较大的名气。作为青藏高原的一种特有野生果实,沙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产品一直无缘进入南方市场。此次“民交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几天的时间,他们已初步谈下了七、八家经销商,其中包括台湾的、港澳的,还有好几家深圳的。

  同样,陕西的黑木耳、香菇,广西的龙眼干、桂园,贵州的野山菌,内蒙古的羔羊皮,西藏的牛角制品,这些“养在深闺”的土特产,在这里遇到知音。深圳市平湖华龙土特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分别投资2000万元和5000万元进行雪牦肉类加工和牦牛脏器加工,不仅要把牦牛肉推向市场,更希望利用牦牛血开发生物制品,造福人类。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羊绒披肩也被一家香港企业看中,签订了5万美元的订单。

  闭塞、神秘,拥有富藏丰饶的资源和迷人的民族风情的西部地区,将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正孕育着巨大的商机。本报驻深记者王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