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gif (2897 bytes)title2.gif (2626 bytes)title3.gif (3533 bytes)
首页>>青岛日报>>五版
 
上海连锁浪潮再起
[05月14日 01:00]
在上海购买日用品和食品,我会选择两种方式,一是每周一次的专门采购,去离得不算太远的古北家乐福;另一种是随机采购,便是上海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店,蓝色门头的“罗森”和黄绿相间的“可的”,还有去年稳坐全国零售业头把交椅的“联华”,等等等等,鲜亮的门头和闲适可人的内装修通常叫人难舍诱惑。

  然而却不曾意识到,如是选择的现象背后还隐含着不小的商业“大势”,后来是听由专家讲出来的,即在超市和卖场的发展进入大型化和郊外化之后,随之而起的是一种近距离、短时间、小商品、多服务的新型商业零售形式———便利店,来填补市区特别是社区商业的空白,有人称之为连锁商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众商家争分“一杯羹”

  上海人称上海是中国内地正式引入便利店模式的第一城市,姑且这样认为。但是上海确实是中国内地便利店发展速度最快、势头最为迅猛的城市。根据上海市商委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上海便利店门店数不到100家,到1998年发展到560多家,到2000年底这一数字又被翻了一番,达到1100多家,占上海市连锁商业门店总数2900家的38%,形成了连锁业超市、卖场、便利店三分天下的格局。

  今年3月份,先有上海的华联超市宣布其与北京西单结盟的华联超市将在3年的时间内使便利店在其北方市场发展的1000家门店中占据一定比例。预示一直对便利店业种持低调姿态的上海华联意欲大举进军,甚至是“北伐”。

  而一向以大卖场形象示人的农工商超市,也在“五一”前夕趁热打铁,开出了第一家便利店———好德便利,与此同时,“好德”的另外10家门店也同时开张,公司宣布,年内还将达到100家的规模,明年争取发展到300家。

  从去年下半年起,联华便利、良友便利、可的便利、梅林正广和(送水起家,也要来插上一脚)等龙头企业突然加速“圈地”。由上海牛奶公司开设的“可的”便利是上海最先成型的便利公司,去年6月他们还只有190家门店,到今年2月,已发展到295家。全国零售业老大地位的联华便利在迅速占领上海便利业头把交椅之后,加速向外省市扩张,去年年底一举拿下杭州“千家伴”57家门店(五一记者在杭州亲眼目睹了“千家伴”发展的如火如荼),如今又在广州找到合作伙伴,并即将挺进南方市场。

  据统计,2000年上海市便利店的销售总额达17亿元,比前一年净增7亿元,预计今后几年还会有较大的提高。

  便利店缘何这样火

  行家分析,便利店的升温原因有二。一是便利业态开始被市民接受,前景看好。去年上海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市民的消费观念发生显著变化,就近方便与休闲舒适成为新的潮流。便利店由于适应了这一大趋势,在零售业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大,二是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商业大举进入不可避免。面对外资商业的挑战,本土的便利店最具生存空间。

  为什么说本土的便利店最具生存空间呢?就上海来说,尽管外资商业大举入侵,但是多以大卖场为主打(原先曾以百货业为主打,可是多年的经验教训显示不灵),真正涉足便利店的少之又少(这与便利店一般都会有3到4年的预亏期有关),偶尔有人铤而走险,却明显表现出有市场却无发展的状态,“罗森”即如此。而值得钦佩的是上海本地商家的学习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上海几乎任何一家便利店都以罗森为范本,落地的玻璃长窗,轻巧舒适的矮货架,再加之临时烹煮的小美食,更为实用的报刊杂志零售……如此铺天盖地的在上海滩上蔓延开来,实力又怎是一个“罗森”可挡。

  当然还要提到开篇时提到的因素:超市卖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发以小型便利形式补充大卖场不足的态势。但是除此之外,便利店能够如此迅猛地在上海发展,还有一个原因更为主要,这就是上海的商业格局规划。经过多年的旧房改造、市政改造,上海已形成了大大小小1000多个居民住宅小区。而早在数年前,上海商业主管部门就确定了上海商业的发展格局,将建立社区商业列入继商业中心、副商业中心、区商业中心之后的第四个层面,而便利店业态的超速发展恰恰适应了上海的这一商业发展模式。

  便利店本身的优势也在发展中日益显露出来:门店小、商品集中、营业时间长、服务项目多,很适合附近居民“以最短时间买到最需要最满意商品”的心理需求,而更为商家看重的是它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优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便利店的诞生地美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其便利店的密度已高达2940人/店,销售额接近1000亿美元。也就是说,即便每家便利店仅有不到3000人前来光顾,而老回头客们也能为便利店带来不小的利润。

  同是便利店,商家各有“杀手锏”

  便利店并非“便宜店”,更重要的是“便利”。“可的”便利公司的总经理助理邓忠良告诉记者,“可的”在选址上十分严谨,它的原则是交通要道、大型商务楼和医院附近;而由上海良友集团、粮食储运公司和上海市油脂公司3家合股组建的“良友”,依托的则是粮食系统的优势,不断推出一系列绿色食品,其粮油产品的销售占全年销售的20—30%,借其系统为自己打出一片新天地。另外,许多便利店的“亲民服务”亦突出了便利的特点:代售火车票、球票,提供家教等信息,免费使用微波炉,彩扩,零拷散装油等等,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这还只是表面的竞争,更为实质性的竞争还在幕后。联华便利在3年多时间里,以收购或资产重组等形式先后与许多区级粮食部门和供销社联手,并且合资组建分公司,开出了八十多家合资店,同时它又率先在便利业中推出了下待岗职工特许加盟形式,使五十多户特许加盟店进入联华便利系列,还解了部分下岗职工的难题。

  “可的”则是最早尝试委托加盟形式的便利店,迄今已有四十多家门店经营者出资进行风险抵押承包,使员工工资收入完全与门店经营效益挂起钩来。“可的”把成熟的店铺交给职工买下经营,腾出的资金再用来开设新店。

  除了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外,利用网络供配货和自动结算也成为诸多便利公司的技术支撑。联华、梅林正广和等便利店其至还拥有自己的电子网站,与“可的”等一起进行无纸化交易,以降低经营成本。

  2000年联华超市稳坐全国零售业头把交椅,预示着连锁商业已经成为无可辩驳的商业新兴力量,而同样作为连锁商业中新兴力量的便利业无疑又会给未来商业注入更大的活力。无论如何,这都是大势所趋。本报驻沪记者李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