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局长 侯杰
【报告解读:市审计局】
查开展审计项目98个,出违规问题金额18.15亿元,审减投资7.78亿元,促进实现增收节支12.89亿元,向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移送案件线索9件,向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41件。
以“三农”、社保、医疗、住房等7个方面为重点,对25个民生资金和项目开展了专项审计,促使98个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在“三农”方面,审计了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示范镇建设等情况,揭示并促使纠正了社区布局规划与旧城改造计划脱节、个别社区服务中心未能有效整合、未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等问题,审减提报投资9.7亿元,促进节省财政补贴2.8亿元。
在社保方面,审计了失业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等情况,揭示和纠正了保险基金筹集不到位、重复参加医疗保险等问题。
在医疗方面,审计了市属医院医疗耗材管理使用、妇女儿童医院建设运行、第三人民医院迁建等项目,揭示了医用耗材和试剂采购不规范等问题,促使医院完善医用耗材和试剂审批采购程序,防止采购价格虚高,减轻患者负担。
在住房方面,审计了保障房安居工程,促使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获得住房保障、未及时清收房租、保障房租金收入未实现专户存储、少数住房建成后长期空置等问题得到纠正。
在生活环境方面,审计了供热配套费、水务集团运营等情况,揭示并纠正了少数项目未严格履行建设手续、收费机制不够理顺等问题。
同时,根据审计署要求,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揭示了个别单位滞拨资金、项目进展较慢、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促进国家宏观政策和惠民措施有效落实。
对35户重点税源等单位进行了延伸调查,揭示了企业申报不实、少缴或多缴税款等问题,挽回税收收入7000多万元。在全面筛选的基础上,重点选择30个市直部门单位,对其“三公”经费及会议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延伸调查了56个所属单位,揭示和反映了部分单位费用列报不实、违规占用下属单位车辆等问题。
对32名领导干部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查领导干部贯彻执行经济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查出违规问题5.77亿元。
通过对23个市直部门负责人进行审计,揭示了非税收入收缴规定执行不严格、少缴税费、经费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往来款长期挂账未清理、出租出借或处置资产手续不健全等问题。
通过对9家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审计,揭示了股东出资不到位、资产出租和经济担保不合规、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促使有关企业补缴企业所得税和滞纳金2.3亿元。
继续推进审计公开,将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向市人大常委会全面报告,首次通过人大网络“直播”方式向社会发布,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公报予以公开;将去年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结果和政府债务审计结果进行了公告,涉及90多个单位24类问题,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报告全文
今年以来,市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依法履行职责,加大审计力度,在抽调59人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全国土地审计、抽调13人参加为期一年的省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开展审计项目98个,查出违规问题金额18.15亿元,审减投资7.78亿元,促进实现增收节支12.89亿元,向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移送案件线索9件,向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41件。连续6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12年保持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优秀等次。
一、围绕维护群众利益,加强民生项目审计。以“三农”、社保、医疗、住房等7个方面为重点,对25个民生资金和项目开展了专项审计,促使98个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在“三农”方面,审计了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示范镇建设等情况,揭示并促使纠正了社区布局规划与旧城改造计划脱节、个别社区服务中心未能有效整合、未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等问题,审减提报投资9.7亿元,促进节省财政补贴2.8亿元。在社保方面,审计了失业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等情况,揭示和纠正了保险基金筹集不到位、重复参加医疗保险等问题。在医疗方面,审计了市属医院医疗耗材管理使用、妇女儿童医院建设运行、第三人民医院迁建等项目,揭示了医用耗材和试剂采购不规范等问题,促使医院完善医用耗材和试剂审批采购程序,防止采购价格虚高,减轻患者负担。在住房方面,审计了保障房安居工程,促使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获得住房保障、未及时清收房租、保障房租金收入未实现专户存储、少数住房建成后长期空置等问题得到纠正。在生活环境方面,审计了供热配套费、水务集团运营等情况,揭示并纠正了少数项目未严格履行建设手续、收费机制不够理顺等问题。同时,根据审计署要求,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涉及到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社会救助、现代农业、养老服务、就业创业、棚户区改造等十几项民生政策,揭示了个别单位滞拨资金、项目进展较慢、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促进国家宏观政策和惠民措施有效落实。
二、围绕促进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对市级财政预算管理、地税征管,以及17个市直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开展了审计,延伸审计了126个二、三级预算单位,重点关注“全口径”预算体系建设、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管理使用情况,财政存量资金规模和结构、政府负债、财政转移支付等情况,揭示了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部分预算未及时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不到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率较低等14类问题。具体审计中,利用联网审计系统,采集了所有市级预算单位的财政财务数据和地税征管数据,对326个单位的1443套电子账进行了转换和集中分析,提高了审计效率,扩大了审计的覆盖面和深度。对35户重点税源等单位进行了延伸调查,揭示了企业申报不实、少缴或多缴税款等问题,挽回税收收入7000多万元。在全面筛选的基础上,重点选择30个市直部门单位,对其“三公”经费及会议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延伸调查了56个所属单位,揭示和反映了部分单位费用列报不实、违规占用下属单位车辆等问题,有关部门根据审计建议研究出台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管理。对11个区市及所属105个预算单位财政存量资金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揭示了存量资金较大、清理不到位等问题,促进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盘活。
三、围绕促进城乡建设发展,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对世园会等35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了审计,审计投资2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审减投资7.78亿元,创历史新高。一是加大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力度。坚持关口前移、提前防范,对地铁工程、大沽河综合治理等15个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发现问题随时出具意见书,促使问题及时整改,推进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加大对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围绕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设备材料采购、资金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加强审计监督,揭示了招投标不规范、超概算等问题,促进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三是加大工程项目决结算审计力度。对纳入审计范围的投资项目全部开展决结算审计,对分项工程结算随报随审、竣工后实施决算审计,节省了建设资金,提高了投资效益。四是加大审计手段创新力度。在全国率先研发和运用政府投资审计监督管理系统,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远程监督和动态审计;率先将互联网街景系统引入投资审计领域,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投资项目实物核查方法,在有关项目中审减工程造价2400余万元。
四、围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对32名领导干部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查领导干部贯彻执行经济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相关要求情况,行政审批职责履行等情况,查出违规问题5.77亿元。通过对23个市直部门负责人进行审计,揭示了非税收入收缴规定执行不严格、少缴税费、经费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往来款长期挂账未清理、出租出借或处置资产手续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对9家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审计,揭示了股东出资不到位、资产出租和经济担保不合规、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促使有关企业补缴企业所得税和滞纳金2.3亿元,帮助建立完善《资产出租管理办法》《担保管理办法》《国企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20多项。制定实施了《离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事项交接审核管理暂行办法》,对资金规模小、无下属单位、管理规范的单位实施离任审核,扩大审计覆盖面,突出对重点岗位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提高了审计效率。在全国率先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围绕海洋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等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试点审计,为促使领导干部正确履行生态建设责任探出了新路。加强审计规范化建设,有10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入选审计署《地方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法规制度选编》,入选数量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首位;区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做法,被中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推广。
五、围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加强绩效审计。对文化企业集团等17个项目开展了专题绩效审计,将绩效审计内容拓展到政策(制度)、决策、运营、管理、风险等宏观层面;同时,在其他所有审计项目中充分关注绩效状况,重点揭露和查处铺张浪费、重大资源毁损及效益低下等问题,促进增收节支5.2亿元。对我市五大文化企业集团管理运营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关注转企改制、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改制后企业运营等情况,促进企业完善管理运营机制,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对银行信贷风险管控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揭示了银行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银行增强了风险防范能力。对我市清洁能源供热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促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政策措施,加强清洁能源供热统筹规划和行业管理,建立完善清洁能源供热项目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强燃煤锅炉清洁技术改造,推进了生态环境建设。
六、围绕促进体制机制完善,加强审计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审计发现问题的综合分析,向市委市政府提交综合报告53篇,较上年增长82.3%;市领导批示48篇,较上年增长77.8%;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41篇,是上年的5倍多,内容涉及住房、交通、供热、文化等14个行业领域,促进了体制机制、政策执行、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健全完善。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建议219条,促进建立完善制度52项。继续推进审计公开,将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向市人大常委会全面报告,首次通过人大网络“直播”方式向社会发布,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公报予以公开;将去年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结果和政府债务审计结果进行了公告,涉及90多个单位24类问题,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七、围绕改进审计作风,积极联系服务群众。一是联系服务基层。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分管处室深入区市联系点18次,到区市和审计一线现场指导92次,帮助解决问题58个。二是联系服务社区。分批组织50多名干部到泰州路等社区,了解社情民意,进行政策宣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了经常性联系。三是联系服务农村。利用节假日,组织机关干部走访慰问帮扶镇和帮扶村的94户困难群众,了解村情民意和社保政策落实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寻找致富路子,并帮助帮扶村硬化街道6500多平方米,安装了健身器材,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八、围绕提高审计工作水平,认真采纳市民意见和建议。上年度,市审计局在“三民”活动中收到市民意见建议3条, 分别是加强对政府部门的财务审计、加强对公车使用的审计监督、加大对“三公”支出的监督力度。对此,局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分解到责任处室、纳入审计计划认真落实,进一步加大了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对30个部门单位的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费出国和会议费有关情况开展了专项调查,查出问题金额900多万元。广泛开辟渠道,面向社会征集对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的建议;借助行风在线、网络问政、民生在线等平台,积极与市民沟通交流,答复和解决问题117个,促进提高了审计工作水平。
九、围绕增强审计公信力,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活动,人人签订“公务员责任书”,加强创新目标管理,强化目标考核,激发工作干劲,有90多项工作被国家、省、市评为先进或表彰,绩效审计研究结果被纳入中国审计学会总体成果,青岛市审计学会首次被评为全国先进社科组织。加强审计法治建设,配合市人大开展《青岛市审计条例》修订调研;梳理了16项审计权力清单事项,制定公开审计处罚裁量基准,进一步规范了审计权力运行。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将全市所有一二级预算单位和建设项目信息全部纳入审计对象数据库,对社保、财政、投资等重点领域实现联网审计全覆盖,符合条件的项目全部开展计算机审计,27篇计算机审计方法在全省评选中获一等奖,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加强审计廉政建设,层层建立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机制,借助手机微信等新型平台加强廉政教育,加大对审计组的廉政回访力度,全方位构筑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不断提高审计公信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是审计全覆盖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审计组织模式及方式方法有待转变;二是为党委政府和群众服务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将依法治国理念融入审计工作大局,适应党委政府的新要求和社会的新期待,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
一是加大依法审计力度。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依法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监督全覆盖,突出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重大投资决策建设、重点资金管理使用、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依法行政等情况的审计监督,促进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廉洁政府、俭朴政府、法治政府建设。
二是加大民生审计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推动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围绕“三农”、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环境、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加强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推进惠民政策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民生改善。
三是加大审计机关自身建设力度。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探索建立适应大数据要求的审计组织模式,促进审计覆盖面、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整体提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各项廉政纪律,完善廉政防控体系,加强审计职业化及能力建设,持续改进作风,树立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的良好风气。
上一篇:市环保局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