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市财政局坚持“发展为重,民生优先”,全力以赴聚财力、惠民生、促发展,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将完成777亿元左右,增长16%左右。全市财政民生投入增长20%,达到583亿元,提高了20项民生保障标准,拓展了10项民生保障领域。各级财政投入52.2亿元,全力保障12件市办实事,确保广大群众在全市发展中共享成果、得到实惠。统筹140.8亿元,有力支持了各类企业、县域经济和功能区建设。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财政干部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加丰富。
一、以市民的意见期盼为动力,财政惠民生促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
(一)民生投入力度大、范围广
通过大力压缩行政经费,盘活存量资金,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全年市级财政民生支出达到186.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了4个百分点。主要从以下三个关键环节提升民生质量。
一是大幅提标扩面,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2.5%和14%,实现三年连涨,为全省最高标准;优抚补助标准提高15%,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分别提高19.5%和29%;种粮农民补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大病保险支付限额、基本公共卫生补助、普惠性民办园补助等都有新提高。建立了城镇居民大额医疗补助制度,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37.2万元,惠及74万参保人;为每户农村低保家庭新增取暖补助400元;将30万新市民纳入临时救助保障范围,救助限额由4000元增加至10000元。
二是优化资金投向,支持教育均衡发展。市级教育投入29.1亿元,重点向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和困难家庭学生倾斜。支持200所幼儿园新建、改扩建,14所中小学投入使用;为农村中小学配备600辆校车,保障12万新市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全部免收学费,9.5万名学生受益;发放奖助学金1.3亿元,让8.2万名家庭困难学生有学上上好学。
三是突出保障重点,确保惠民实事有效落实。为改善城乡群众的居住条件,支持新建1.8万套保障性住房,启动1.7万户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完成4600多户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市区增加供热面积600多万平方米。
(二)服务企业政策多、措施实
主要是运用减免税费、奖励补助、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拓宽中小企业融资门路,支持企业加快发展。
一是努力引导企业创新升级。安排10.8亿元,支持蓝色经济、高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投入13亿元支持8家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用足用活1亿元技改资金,带动实施了200个投资过千万元的技改项目。积极帮助企业融资,注资1亿元成立高创担保公司,为50多家中小科技企业担保贷款1.5亿元;建立天使投资引导资金,首期将为初创阶段的科技企业筹集资金4亿元。
二是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资金。做好项目储备,积极对接上级扶持政策,最大限度为我市企业争取中央、省的资金支持,全年共争取上级对企业的专款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主要是对节能环保和科技产业的高效节能家电推广、自主创新等项目进行补助,有效支持我市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拓展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三是优化环境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主动走访100多家企业,将财税扶持政策送上门,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2013年新出台24项扶持政策,包括减免税费、专项补贴、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方式。全年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共计21.7亿元,其中:落实产业转型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减负13.7亿元;提高营业税、增值税起征点,为小微企业减负2.8亿元;启动“营改增”试点为企业减税5亿元。
(三)推进城乡均衡发展投入多、方式活
运用体制激励、专项奖补和平台融资,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促进公共资源实现“三个倾斜”。
一是向县域经济倾斜。市财政不断加大对区市的帮扶力度,市对区市转移支付补助全年达108亿元,重点支持即墨、胶州、平度、莱西、黄岛等区市的农村义务教育、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公益事业、新农合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农业综合开发等。筹措7亿元定额补助,支持蓝色硅谷、西海岸经济新区、红岛经济区、保税港区发展建设。对中德生态园、董家口等区域的土地出让收入及各项地方税费,实行全额返还政策,有利支持了园区发展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向城镇化建设倾斜。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建成354个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加快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投入3.5亿元,并通过收入返还等政策,支持胶州市李哥庄、平度市南村、莱西市姜山、即墨市蓝村、黄岛区泊里5个试点镇的小城市建设。
三是向公共服务设施倾斜。投入13亿元,推进大沽河综合治理;加大支持力度,解决了农村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筹集16.5亿元,用于改造市政道路、居民楼院和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
(四)依法理财改革步伐大、效果好
我们以安全、规范、高效为目标,运用制度、科技、公开三种手段,力求管好、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
以改革提升绩效。加快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通过评审128个政府投资基建项目和263个专项资金项目,挤掉7.6亿元预算“水分”。在全国率先建立集预算编制、财政监督、绩效评价于一体的预算编制E网平台,将评审结果和执行情况作为安排预算的重要参考,促进财政资金花在实处、用出实效。
以技术强化监管。2013年我市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全覆盖,既有效防止截留挪用财政资金,又将公务消费置于透明监控之下。完善专项资金、政府采购、资产管理、政府投资项目四大网络监管平台,进一步强化对资金运行的实时动态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使用、规范运行。
以公开赢得信任。主动向社会发布财政信息9400余条,参加在线活动9次,积极回应和认真办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行风在线满意度达100%。公开了2013年财政总预算、总决算和市直部门预算。社会普遍关注的“三公”经费预算公开迈出突破性的第一步,2013年市级及82个市直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首次向社会公开,走在同类城市前列。
二、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树牢服务群众意识,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局党员干部主动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深入查找出问题不足,针对部分干部服务基层的意识不强、资金监管办法不多、一些资金安排不接地气等问题,边查边改,用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首先,行动升级,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梳理确定83件整改事项,具备条件的64项工作已立行立改。比如,在活动期间制定出台了勤俭节约严控行政运行成本的具体办法,进一步压缩了5%的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和专项业务费(市级部门共压缩6417万元),将压减的开支全部用于民生保障,对“三公”经费实行年度预算与指标额度“双控制”,建立起政府过紧日子的制度约束。认真办理群众关注的问题,连续三次为低保户发放物价补贴;为高校毕业生发放就业、创业补贴。
其次,目标升级,把群众意见建议作为改革方向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把群众普遍反映、但情况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19个问题,逐项列入整改方案和2014年目标任务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把财政惠民实事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尺。把群众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作为我们制定政策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据,比如对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安全生产、环境污染治理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研究制定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整改项目有目标、有措施、有期限、见实效。
三、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办实办好市民每一条建议
上次“三民”活动中,我局收到市民意见建议204条,主要集中于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加快扶持重点区域、推进财政信息公开等十大类,已全部按期办复,其中45项建议纳入政府决策。如出台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加大对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奖补力度,预计为7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扶持各类资源新增养老床位2万张,建设社区养老服务场所2500多个,社会化为老服务场所120家,为尽快实现老有颐养提供有力支持,目前此项政策居全国前列。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思路
我们的工作与广大市民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虽然民生投入年年增加,但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虽然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但持续增收的难度不断增大;虽然财政扶持企业的力度逐年加大,但仍难以适应发展形势的要求。
2014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深化财政改革,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让公共财政更有效地惠及市民群众。继续压减行政运行成本,让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领域最急需的地方,加大财政对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努力为百姓创造更加洁净美好的宜居环境、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最后,恳请广大市民对财政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把民意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更好地促进全市发展和民生改善。
上一篇:市政府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