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五去四,三下五去二,一去九进一……”这些曾经如此熟悉的珠算口诀和悦耳的算盘声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电脑和计算器的按键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昨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宣布,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再次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究竟谁还在使用珠算?谁在学习珠算?早报在岛城寻找“如意算盘”。
新闻背景
珠算成为非遗引起社会热议
2013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包括中国珠算在内的31个项目备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昨天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宣布,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珠算被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据联合国备选名单介绍,“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着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据了解,2006年8月,安徽黄山市政府和中国珠心算协会,以珠算鼻祖程大位的《算法统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珠算巨著与算盘、珠算共同组成“珠算文化”,联合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珠算(程大位珠算法、珠算文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以民间文化、传统音乐、曲艺等分类的十个目录中,珠算归档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珠算就像是书法一样,不会是大众普及,而应该是一部分人学习传承,但大多数人在孩子阶段,应该认识这种祖先创造的遗产。
街头探访
珠算口诀声渐渐远去
“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那些上学时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珠算口诀,你究竟还能说出几句?昨天,记者走到台东街头,随机采访了40名路过的市民,其中能说出5句以上珠算口诀的市民占一半,大部分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80后们则表示还有些印象,虽然说不上几句,但听到珠算口诀还似曾相识。20岁左右的90后和10多岁的00后们绝大多数对珠算完全没有概念,只有一名6岁半的学龄前孩子,因为学习过珠心算,成为了所有人中珠算口诀背得最多的人。
记者采访发现,40名市民中只有两名从事财会工作的市民能够使用记者带来的算盘,但他们也只是会简单的加减法,复杂的乘法和除法已经基本上忘记了。
单位走访
曾经的“铁算盘”哪去了?
昨天,记者走访了香港中路和南京路上10多家商场、银行和饭店,在收银台和服务台上没能找到算盘的身影,就算是在附近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大型单位的财会部门内,会计师们使用的计算工具也都是计算机。但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从事财会工作的会计师们绝大部分在大学期间学习过珠算,有人仍然能够熟练使用珠算。其中一名41岁的会计师王女士告诉记者,一手拿账本,一手打算盘,她使用珠算核账的速度不亚于使用电脑或者计算器,特别是加减法运算速度更快。她在家里算账时,更喜欢使用算盘,但在单位没有使用珠算的环境,使用珠算需要心非常静,注意力非常集中,稍有干扰就容易出错,即使使用得再熟练,一般要反复核算三四次才能确定无误。王女士表示,不是大家不喜欢珠算,而是现在办公都是无纸化电算化,财会人员只需要正确录入,电脑软件就能自动计算求和,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算盘进行计算。
记者了解到,与城市相反,岛城周边的一些乡镇里,中老年人在财物交易计算时更加喜欢用算盘,特别是在一些小饭店或者杂货店里,一些老年人因为计算器按键较小,显示屏看不清楚等原因,更加青睐算盘。
市场探访
算盘逐渐成为工艺品
对于仍然使用算盘的人来说,现在想买把算盘也越来越困难。
记者走访了多家大型超市,各种计算器林林总总,价格从几十元到百余元不等,但记者始终找不到一把算盘。记者随后到昌乐路和利津路附近的一些文具用品商店,走访了4家商店,店主才在柜台顶上找出3把算盘,但这种算盘非常小,老板表示这种算盘不是给成人算账用的,而是专门给孩子学珠心算的。一名从事10多年文具销售工作的店主王先生告诉记者,在2000年前,算盘的生意还是非常火爆的,除了会计、出纳和售货员使用外,还有很多孩子上学也要用,但近年来买算盘的人已经很少了,他今年年初进了10把算盘,到年底只卖出去两三把。
记者发现,市场上的算盘除了给孩子用的小算盘外,还有用玉石、白银或者红木制作的工艺品,但这些算盘只能看不能打。
学校探访
多数学生没摸过算盘
昨天,记者在岛城多家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门口采访,发现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摸过算盘,一些小学生甚至从没有见过真正的算盘。教小学数学的刘老师告诉记者,在她上小学的时候,珠算是一门很重要的数学课程,曾经有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她每天都要背着一把大算盘去上学,在上学的路上嘴里还要跟唱歌一样,背诵着珠算口诀,虽然现在她已经不会打算盘了,但这些口诀她还记忆犹新,她还记得有些淘气的男同学踩着大算盘当滑板,或者把算盘珠卸下来当弹珠,算盘承载着她很多童年乐趣,但现在的孩子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上面都有计算器功能,已经很难去认真学习珠算了。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在上世纪90年代初,珠算曾作为必修课出现在小学课本中。但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取消了珠算,原因是珠算的计算功能被计算器代替,取消珠算教学可以为学生减负,此后的10多年间,珠算再也没能回到中小学生的正式课堂上,珠算也只作为中国数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计算方式,简单介绍给学生们。
珠算能否重新回到小学课堂?面对记者假设性的问题,刘老师表示,最大的难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师资,当年那些精通珠算教学的老师们大部分都已经退休了,现在的数学老师对珠算并不是很熟悉,可以说很少有人能够熟练运用算盘,即使经过培训,短时间内也无法掌握珠算教学,单纯的照本宣科,也很难让孩子们学好珠算。
幼儿珠心算颇有争议
相比珠算远离了小学课堂,脱胎于珠算的珠心算教育,却一度成为幼儿开发智力的热门课程,10年前,岛城的一些幼儿园都曾经开设过珠心算等学龄前智力开发课程。但在2007年,因为幼儿园进行“小学化”教育的现象非常普遍,青岛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学前教育机构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实施幼儿教育,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不得进行珠心算、早期识字和双语等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活动。
在岛城从事珠心算教学的幼儿培训讲师王峰告诉记者,学习珠心算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从学龄前开始的,他的培训班里小的只有3岁,一部分家长是为了给孩子打下数学基础,但更多的家长看重的是珠心算对孩子智力的开发。王峰告诉记者,珠心算是以珠算为基础,通过实际拨珠训练,到模拟拨珠训练,再过渡到印象拨珠,最终在脑中形成珠像运动进行计算的一种计算技能,更形象地说,珠心算是把手里的算盘移到脑子里去,它从依靠算珠到脱离算珠,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把抽象的数码变成直观算珠印象,并在脑中快速完成计算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只需要学习几个月就能快速心算,计算速度甚至远远超过成年人。王峰告诉记者,珠心算不是奥数,不是简单地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计算能力,从长远看,珠心算还会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学习的毅力,很多孩子学过珠心算后,能够更加安静地看书或者学习,锻炼了孩子的心性。
但对幼儿学习珠心算,社会上始终存在着反对的声音,尤其是一些小学数学老师,认为珠心算让幼儿较早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上课时听不进去,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长远发展。刘老师告诉记者,学过珠心算的学生,最初心算时要快于其他的同学,而且只要能坚持一直学习珠心算,心算速度确实比小学教育所学的心算要快。但问题在于,珠心算的计算方法有别于学校教育中的计算方法,作为小学生,一时间很难转换过来,使得学习更加吃力,甚至造成一些学过珠心算的学生学不好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