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王牧青) 今天,网易发布了2013年版的《中超商业价值报告》。报告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展现了2013年中超联赛方方面面的商业运作状况。在有关联赛和俱乐部的部分,《报告》透露,本年度中超联赛总产值为17.8亿元,联赛20年增长17倍。
网易副总编辑颜强在公布了中超公司的年度收入状况后,《报告》提及了中超俱乐部的营收状况。报告显示,2013年中超俱乐部在营收方面取得的进展不大,仍主要靠投资人的母公司买单。只有天津泰达俱乐部出现了政府为引进高水平外援埋单的情况。
报告显示,2013年俱乐部收入的63%来自于广告收入,25%来自门票,转会收入占12%,特许商品只占到1%。相比去年,各俱乐部在赞助方面收获不大。颜强解释称,这可能是因为相关效应在今年还未显现。门票收入方面,除了广州恒大和北京国安的数目较多,其他俱乐部的收入均在1000万-2000万元之间。
统计中超各俱乐部投资人后,如果按照投资企业行业比较,房地产业以9家之多排名首位。传统行业中,制造、钢铁、能源等重资本行业则首当其冲。报告显示,一旦该行业进入下降周期,足球俱乐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影响。颜强提到,房地产业的未来与足球产业的未来相关。
2013年中超联赛总产值为17.8亿元。而1994年甲A联赛的总票房约3000-4000万元,中超冠名费用1032万元,总产值约为4000-5000万元。扣除物价部分涨幅,2013年的总产值为1994年的17倍。其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0.9%。可以说,中国职业足球产业的增速高于20年来我国GDP的年均涨幅。微观来看,1994年,甲A国脚级球员平均薪资为30万左右。2013年,中超国脚级球员平均薪资为300万。同样扣除物价上涨因素,30万元相当于如今的6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