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买一幅大红福字贴在家里,喜庆又吉祥。即墨市蓝村镇肖家泊子村,是远近闻名的福贴、春联“专业村”。近日记者进村探访得知,春节前两个月,从这个村发往全国各地的福字、春联多达上千吨,岛城各小商品市场上的“福”字大部分来自这个村。
探访 村民家里红通通
“这个村最明显特点就是各家各户都做福贴,一进村,就能感受到一片中国红。”春节前,记者来到肖家泊子村看到,大街上到处贴着大红的“福
“别看‘福贴’小,但它给村民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并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即墨工商局蓝村工商所的刁佩锡介绍说,南来北往的商贩被肖家泊子村的福贴、春联吸引过来,每年给村里带来上千万元的收入。
变迁 从手写到用机器印
“村里以前的老人都会写毛笔字,有许多青年人的书法也都不错。”肖家泊子村书记肖永臻告诉记者,他们村现在有100多户村民。据史料记载,明代洪武年间,他们村建村时是一个很落后贫困的村,到了清代,村里搬来了一名老人,写了一手非常好的毛笔字,每天都到附近集市上摆摊,写字换银两为生。每逢春节,村里人都找到他写春联。久而久之,找他的人多了,老人多少会收一些铜钱,靠写春联卖钱就成了一家人主要的经济来源。就这样,在老人的影响下,许多村民开始学起写字。最后发展到了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写春联和福贴。
肖书记介绍说,此后的100多年里,村里的人一直靠写福字和春联为生。现在村里各家各户制作福贴的手艺一直没有丢,但传承到如今,已经改为机器彩印福字和春联了。每年春节前两个多月时间里,村里要卖掉上千吨福字和春联,全村每年靠“福”字至少进账千万元。“村民有钱了,平均每3户就拥有一辆小轿车。”肖书记说。
发展 小小“福”字红遍全国
“现在外地客户都是在网上订货,然后通过物流运送,很方便。”肖书记说,肖家泊子村的福字和春联,销到了河南、内蒙古、江苏、吉林、安徽等20多
个省市。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福字的款式和字样都是她自己设计的,春联上的内容是她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编写的。
记者采访得知,目前岛城各大小商品市场,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福贴和春联,其中大部分都来自即墨小商品批发市场,而即墨小商品市场的产品,绝大多数是从肖家泊子村批发的。李村大集等岛城的许多集市上,随处可以看到肖家泊子村生产的福字、春联。
在肖家泊子村,不仅可买到 “恭喜发财”、“人丁兴旺”等传统春联,还可以买到有创意、有个性的春联。为了保护自己的产品,泊子村的村民开始申请专利,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最近5年里,肖家泊子村申请了6项专利、10多个著作权。许多外地业户称,肖家泊子村的福字花样多、质量好、销路旺。
探访 摆摊半月 能赚万元
记者在采访时,遇到了购买福字和春联的李忠义夫妻。李忠义今年48岁,平时和妻子在外地做建筑工,但最近几年到了腊月中旬,都会和妻子提前请假回到即墨,来到肖家泊子村预订上万张福字和春联,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出售,据他介绍,一天能卖出数百张。虽然利润不大,但数量多,不出半个月夫妻两人能赚上万元。
“过年了,哪家都要贴福字和春联,所以每年我这生意都很火。”李忠义告诉记者,腊月卖福贴已经是第5个年头了,每年这半个月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去赶集摆摊。
“大多数村民只生产福字和春联,仅有少数自己销售。制作的产品绝大多数是由周边村的村民销售。”肖书记说,他们村周边的10多个村庄,有上千人从事销售福字和春联。这部分人平时在外地做建筑工,进入腊月门后赶回来做销售。
人物
农妇当起福字设计师
“李村大集的大部分福字和春联都从我这边进货,除了咱山东地,还有大连、河北、江苏的客户。”今年57岁的肖淑玲做这行已经20多年了,今年的生意非常好,预计春节前能卖出3000万张福字和春联,总重达40吨。“春节前3个月就开始忙活了,要不然完不成订单。 ”肖淑玲家里最长的春联达2.6米,批发价为7元/副,最大福字的规格为80×80厘米,每张两元,而最小福字的规格仅为11×11厘米,批发价1毛钱1张。
“俺今年新设计的福字特别喜庆,烫金的,看上去很富贵。”肖淑玲告诉记者,今年很多福字和春联共有上千个品种,许多新款都是她亲手设计的。她说,干了半辈子福贴,从来都是自己设计花样、图案,她会每年收集全国各地的年文化元素,设计不同的春联和福字。肖淑玲说,比如南方过年使用的春联和北方就不一样,南方过年贴对联都是白边在上面,寓意红到底,而北方人的春联则是白边在下面,寓意红到顶。目前,肖淑玲已经申请了龙凤喜字和全家福贴两个专利,还有6个关于福字的著作权。(记者 康晓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