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9%以上,到2016年将增加到40%以上。记者昨日从市林业局获悉,《青岛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到2013年底我市将形成城市森林网络框架,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各项评价指标。据了解,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我市将推进林场建设、封山育林等工作,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森林建设中。
年底森林覆盖率39%以上
根据规划,到2013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以上,城市森林网络框架形成,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初见成效,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各项评价指标。到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增加到40%以上;城市森林网络基本形成,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发展稳定;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青岛城市森林体系健康、稳定。
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截至2011年底,我市林业用地面积32.99万公顷,仅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1%。与世界各国相比,欧洲国家城市的林业用地面积平均都在40%以上,与国内相比,广东省林业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60.3%,大连市为36%,烟台市为42%。我市的森林覆盖率为37.77%,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9。
生态理念融入森林建设
总规划提出了三大生态理念,即:生态间隔理念、近自然理念、轴带展开理念。生态间隔理念方面,以山体、海湾、河流、湿地、滩涂、林带和各类自然保护区为生态屏障,以城市生态廊道为纽带,将散布在城市中相对孤立的生态斑块联系起来。近自然理念是不搞整齐化一和过度修剪,树种选择要近自然,尽量使用本地树种,形成多样性、组团状的植物群落,雪松、黑松、龙柏、耐冬等暂定为城区绿化树种的选择,青朴、黄连木则作为落叶乔木的代表,出现在树种选择的名单之列。轴带展开理念是以大沽河生态中轴为核心,“两带一网”为纽带,沿主干道路、水系、农田林网及其周边区域逐步推进各项生态建设工程,近期实施的大沽河治理工程、滨海公路绿化工程、万亩林场建设工程、封山育林工程沿轴带构架起森林城市骨架,下一步将有重点、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各项工程建设,最终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城市体系。
“一核四极”规划全局
通过评审的规划对我市森林城市建设工程的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确定了“一核四极,一轴三带,一屏多点,生态间隔”的森林生态布局。“一核四极”是指维护青岛中心城区和四个县级市城区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打造宜居生态环境。“一轴三带”是指保护大沽河生态中轴,构建环城三大生态间隔带。即以胶州湾为核心的环胶州湾生态保护带,以滨海公路为重点的沿海基干林带,以西岸、东岸、北岸城区为中心的环城生态绿带。
“一屏多点”是依托崂山、大泽山、大珠山、小珠山、铁撅山较完整的生态基底,重点建设莱西、平度北部的丘陵防护林,打造外环青岛全市域的生态屏障。“生态间隔”即建立三级生态间隔区,严格控制生态间隔区范围,为城市组团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部分区域封山育林
在“近自然理念”中,管护方式要近自然是我市今年对城区森林的主要措施,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形成后,通过封山育林等方式尽量减少人工对其自然演替的干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封山育林更好地保护造林成果,增加林木郁闭度、林木高度和树种多样性显得非常重要,封山育林已经成为了青岛确保森林植被健康生长的首要措施。据悉,按照规划,将对主要道路周边山体、靠近城区的森林实施封山育林,从2013年-2020年,计划封山育林面积100万亩。据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完成新造林14.1万亩,植树3049万株(其中乔木1767万株),新增林木蓄积62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8.6%。同时首次启动了万亩林场建设,今年已开工建设11个,新造林5.8万亩,其中胶州市的山洲、明山万亩林场,莱西市的宫山万亩林场,原胶南市的长阡沟万亩林场,平度市的环城万亩林场等5个林场建设已基本完成,既发挥了生态间隔的作用,又兼具景观效果。特别是在莱西市的宫山万亩林场中,将其中的2000亩林地,承包给一位台湾投资商,投资1000万美元进行开发建设,这也是至今为止,在我市林业生态建设中吸引到的第一个境外投资,开创了林业吸引外资的先河。
相关链接 20处生态园区为岛城增绿
根据规划,城市建成区森林建设空间方面,将按照“一湾、两山、三区、三纵、三横、八心”的格局,完善推进建成区绿化布局,构建20个生态核心区域以提高绿量。其中,“一湾”为胶州湾生态核;“两山”指崂山、小珠山生态高地;“三区”指即墨水河生态间隔区、大沽河生态间隔区、洋河生态间隔区;“三纵”为贯穿主城区三条纵向绿色廊道;“三横”为贯穿主城区三条横向绿色廊道;“八心”指太平山园林中心、浮山园林中心、北岭山园林中心、老虎山园林中心、百果山园林中心、城阳园林中心、红岛园林中心、黄岛园林中心。(记者 陈珂)
上一篇:晨练老人被女司机撞倒颅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