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色。10年来,一系列民生政策举措相继落实,“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取得新进展,彰显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卓越品质。
日子越过越红火,是人民群众最大的愿望。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指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人民的根本利益,说到底是人民生活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不能保证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检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国家长治久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党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才能巩固和加强执政地位。
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带领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30多年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亿万人民日子越过越美好,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要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伟大事业。
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努力使发展各项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上,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造福人民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出了极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10年来,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民生保障投入持续增加,使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使国民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使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使低收入群众实现安居;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使城乡居民收入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有了新期待,而我国当前发展水平和民生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才能完成好时代赋予我们党的神圣使命,凝聚起最强大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加强民生工作,必须全面加强社会建设。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贯彻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保障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加强民生工作,必须加快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公共服务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民生工作,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加快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实现社会分配公平公正,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工作,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处理好当前可承受和未来可持续的关系,兼顾民生需求和财力可能,既要积极作为,抓紧解决当前必须做、能够做的民生问题,又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人民群众对这次大会寄予热切期望。让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使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