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位于市北区吴兴路的青岛外贸城经营场地合同到期,在市北区政府支持下,最终新址选定在敦化路与福州路交会处。此次“移师”,青岛外贸城决意乘势而上,实现“两条腿”走路——从“出口转内销”转向“进出口并重”。
5月,青岛外贸城与长年从事服装进出口的浪瑞士进行了一场非正式谈判。浪瑞士总裁李鸿阳非常看好外贸城“移师”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外贸城原有业户多半已平稳搬到新址。
创业:唤醒“沉睡”的库存
三年前起家时,青岛外贸城是顺势而为的一个典型案例。
2009年前后,市北区千方百计为未就业大学生、困难家庭失业人员寻找一条“输血”到“造血”的路径。吴兴路上的一片闲置厂房进入视野,市北区打算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民生创业园。创业载体落脚何处?
青岛外贸城总经理于保忠介绍,“当时,在国外消费市场压缩的市场背景下,外贸出口型企业背负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急需内销平台激活愈积愈多的库存。转内销已是外向型企业的普遍共识,如何‘转’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最终,市北区与山东外贸航母新华锦集团一拍即合:政府与新华锦各出一班人马组成管理团队,正式启动青岛外贸城项目,在让未就业或失业人员实现创业就业的同时,搭建一个助推外贸企业掉头内销的平台。也因此,吴兴路139号挂有两张牌子:青岛外贸城、民生创业园,运营方式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此举开创了全省甚至全国外贸公司运作外贸产品集散地的先例。
外贸城副总李瑾瑜列出这样的“成绩单”:200多位失业人员凭借外贸城创业成功,100多名大学生从练摊儿当上小老板;外贸城成为省内外贸企业实现产品内销的有效平台,300多家企业在这里赚取了内销这桶金,从这里起步的山海玻璃“居元素”已成功进入国内20多个大型Shoppingmall。并且,在众多商家“招兵买马”的商业背景下,208家业户中有一多半随青岛外贸城平稳搬到新址……
转型:做进口商品“跳板”
而今,外贸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岛城众多商家开炒“外贸概念”。此情此景,于保忠不退反进,眼光盯上了少人问津的进口商品。
于保忠带领团队转遍了广交会、华东交易会、上海日本礼品展销会、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销会等,他们“嗅”到了同样的商机:全球经济出现疲软态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国外企业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
一位正和青岛外贸城洽谈进驻事宜的希腊外商告诉记者,“国外品牌商最先不会盲目投入大量资金做国内市场。因此,青岛外贸城可以看做是进口商品到国内市场探营的一个跳板。”
市北区副区长崔作认为,升级后的青岛外贸城要为内商与外商开通一条“速配”渠道,就像一个“小型广交会”,在这个互动平台上,国内经销商以此为桥头堡涉足国外品牌,“舶来品”将其作为中转站进入国内市场。
目前,韩国、马来西亚、澳洲等国家已加盟进口馆,涉及日用品、食品等不同种类商品,预计7、8月正式运营。
策略:差异化竞争
于保忠分析说,青岛外贸城一直在寻找国内消费的差异化,用一个大体量、多元化集散基地来做进出口商品的,这在省内甚至全国目前尚没有先例,而“进出口并重”策略是思考调研近两年才逐步成形的,并不是一两天蹦出来的。青岛外贸城打造国外商品集散地可以说填补了一个市场空白。
与此同时,出口转内销方面同样在寻找与其它商家的差异点:首先,通过去同质化防止近亲繁殖,为此,青岛外贸城设置门槛,在数量、质量上寻找平衡点,新址空出30%;其次,用类似“前店后厂”模式尽可能保持外贸商品 “血统的纯正性”,为此,青岛外贸城积极引进产品过硬的出口型企业。目前,省丝绸进出口公司、艺彩丝巾、耶莉娅家纺、千鹤纺织品等高品质企业均已加盟。“青岛外贸城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扇向国内消费者介绍产品的窗口。我们从未做过国内市场,就以此为平台试试看。”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于保忠说:“‘进出口并重’是一桶金,就看外贸城如何以理性、长远的战略规划和充分的市场调研来增加成功砝码。”(记者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