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
简 报 [第31期]
胶州市通过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扎扎实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活动带来的实惠。
一、强化设施建设,完善市、镇、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实施“三馆”提档升级工程。不断优化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三馆”服务功能,先后投资150万元,改善了“三馆”硬件设施,图书馆、文化馆先后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博物馆顺利通过了山东省三级馆验收。目前,“三馆”已全部向群众免费开放。二是实施重点文化建设工程。投资300多万元加固人民会堂,改造消防工程;投资1000万元对历史古迹城隍庙进行修复;投资1.2亿元打造中国秧歌城;投资1亿元建设文化中心。三是实施新农村文化家园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五室一场”和“三室一场”的标准,积极推动镇文化中心和村文化大院改扩建。在图书馆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在各镇街、村庄开设了基层站点,并指派专人负责,镇、村基层文化信息共享点每周开放时间分别不低于50小时和20小时。
二、丰富载体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一是实施“文化惠民村村行工程”。2011年以来,开展“金胶州之夏”文艺周周演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次,向农村送文艺演出 62 场,送图书23800册,送电影 8690场,送书画 120 幅,建农家书屋179个。文化惠民覆盖全市18个镇(办)、811个村(居),惠及城乡群众70余万人次。二是举办首届“群星耀胶州”群众文艺创作汇演。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收集到以身边的人和事为素材、包括曲艺、戏剧、舞蹈、音乐四大类在内的近200个群众自编自演的原创节目,3000余人次参加了创作汇演。三是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构建政府买单、百姓消费的电影放映工作模式,健全了以胶州市电影公司为中心、各镇农村放映队为主体的农村电影放映网络框架,并为全市18个镇(办)配备了32台数字电影放映机,基本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
三、强化机制建设,促进基层文化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将公共文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每年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多元化、社会化。二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加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的培训和指导,先后举办培训班10余次,培训基层文化工作骨干500余人次,在基层文化单位建设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村落文化员队伍。三是完善激励机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文化下乡、庄户剧团发展、精品剧(节)目创作进行激励。鼓励专业和业余剧团参与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和公益活动。财政每年拿出300多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专门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等,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