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我市大力践行文化惠民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来源:-- 2012-04-23 20:51:09 字号:TT

    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

    简 报 [第30期]

    主题教育活动以来,我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践行文化惠民,巩固群众文化活动阵地,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情系基层开展文化帮扶,丰富了全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完善提高,巩固群众文化活动阵地。一是加大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作为2011年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的四方剧院改造项目暨楼山剧院改造项目主体于今年1月9日竣工,五个县级市和崂山区、开发区、城阳区全部规划建设了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于一体的市民文化中心。全市166个镇(街道)和6684个行政村(社区)均建成功能较为完善的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新建1600余家农家书屋(累计建成6040家),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15分钟文化圈。二是大力培训各类文化活动人才。全市举办宣传、文化、新闻、戏曲、健身、秧歌、书法、美术等各类文化人才和干部培训班1800余班次,培训人员6万余人次。2011年开发区辛安街道成立了全省首家街道文联,为培养基层文化队伍、指导开展文化活动开辟了新路子。三是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从经费、人员的保障上扶持青岛地方戏,即墨柳腔剧团和胶南茂腔剧团每年演出都在200场以上,受到城乡群众好评。

    二、立足群众,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一是大力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宣传文化单位积极开展“文化走基层”百千万系列活动,具体包括“百场讲座进讲堂”、“千场演出下基层”、“万场电影惠民众”等活动,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军营演出2137场次,观众累计达92万人次。二是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欢乐广场周周演”、“社区大舞台”、“周末剧场”、“秧歌闹春”、全民读书月等系列文化活动,激发基层文化创造活力,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重大节庆、纪念日期间,组织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假日群众文化生活。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以“祥龙庆新春”为主题,精心策划了文艺演出、展览讲座、广播影视、区市活动4大板块活动,举办了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等700余项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三是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市歌舞剧院等专业演出团体走基层开展公益性文艺演出,持续举办“回家看看”京剧走进敬老院大型公益演出,通过“欢乐青岛大舞台”、剧院小剧场等演出平台推出经典剧目。市博物馆精心推出30多个高水平展览,其中包括青岛历史上第一次考古成果展”探秘——青岛考古与发现特展”。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市美术馆分别举办了一系列书法、美术、摄影和展出展览活动,为市民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享受。

    三、城乡牵手,开展结对共建文化帮扶。一是开展城乡牵手共建文化帮扶活动。市艺术团、市文化馆和市民间艺术表演家协会与48支基层业余剧团结成了帮扶对子。市博物馆、市群众艺术馆等单位积极与平度市大田镇邓家庄村、即墨市七级镇前吕村等村庄开展牵手共建活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完善文化场所,赠送活动用品,建立文体队伍,定期开展活动。二是扶持培育基层文化创作。广大宣传文化干部和专业文艺工作者坚持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深入农村积极调研,按照村民的需求排演节目,邀请当地居民、剧团积极参与演出,为文化扎根基层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深入开展作家采风等活动,帮助基层单位编写剧目,创作出《钟声》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作品。三是实施文化“一村一品”工程。将文化活动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着力扶持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引导基层群众发挥自身特长,大力发展乡土文化活动品牌、文化产业品牌、民俗文化品牌,培育陶艺、布艺、剪纸、草编、石刻等工艺品专业村庄(社区)数百个,为基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