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块约十五平方米的幕布、两个大功率的扩音器、一台数字电影放映机、三支机器支撑架,这就是一个乡村电影放映员的所有装备,只要有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小广场,便能开始一天的放映工作。在青岛市郊,至今还有这么一支放映员队伍,每天风尘仆仆甚至翻山越岭奔波在村庄之间,哪怕只剩一位观众也要开机放映。昨日,记者来到平度市大田镇,跟随有41年“影龄”的老放映员吴华胜,体验了一天放映员的生活。 昨日,记者跟随62岁的吴华胜到大田镇于家村放映。 下午5时许,我们从老吴家出发,交通工具是一辆三轮摩托车,幕布、音箱、放映机、工具箱全都塞在小小车斗中。于家村距离吴华胜家很近,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 吴华胜把三轮车停在村中间一条水泥主干道上,然后找到村委干部在电影监播单上盖章,随后,按照吴华胜的吩咐,记者在海报上写上两场电影的名字,把海报贴在路边比较醒目的位置。 接下来便是搭幕布,在水泥道的两边有两根水泥杆,杆子上拉着一根8米多高的拉线,吴华胜把一根绳子简单折叠后向拉线扔了上去,绳子准确无误地搭在拉线上,记者在另一侧也效仿其把绳子扔了上去,但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连扔了好几次才勉强成功。搭好固定绳后,记者与吴华胜把幕布穿在绳子上,然后用力将幕布拉到空中固定好。 “幕布选位置很重要,要顺着风,然后背着月亮,这样电影画面才好看。 ” 接下来工作很简单,在幕布西侧七八米远的位置架好放映机,将两个音箱支在幕布两侧,接上电源简单调试后便等着天黑下来的时候放映。此时,村委的高音喇叭已经向全村广播电影放映信息,不多久,一些村民便拿着马扎陆陆续续赶到放映地点。吴华胜告诉记者,因为他一年的电影放映任务是七百多场,而且一个人负责整个大田镇61个村的放映工作,他每天晚上都要做同样的工作,只是地点不同而已。 观众人数一年年减少老吴白发一年年增多 “呦,老吴又来了,今晚有没有武打片。 ”一名赶着牛车的村民从幕布旁走过时询问,而一群村里的孩子看到吴华胜便会向四处吆喝“放电影的来了”。 “这么多年了,镇上的人都认识我,怎么着也算个老 ‘电影明星’了。”但电影开始放映二十分钟后,记者数了数,现场一共35名村民,多以老人为主,因为正是秋收时节,农民收庄稼能忙到很晚,晚上回家后一般会早早休息,吴华胜说现在有这么多人已经算很多了。 谈起观众的变化,吴华胜有很多感慨。一开始,农村放电影非常受欢迎,放映员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只要见到他,村民就会向其打听下一个放映地点,有的时候,不同村的村民为了拉吴华胜到自己村放电影,还打过架。每次放电影,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来观看,最多的时候观众人数能超过一万人,人山人海场面非常壮观,即便是大雪纷飞,积雪达半米深的时候都有几千人观看。因为数九寒天也要露天放映,吴华胜身上的关节炎比较严重。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受到很大的冲击,农村露天电影的观众越来越少,由于看电影人数减少,村委也不愿支付放电影的费用,吴华胜收不上钱来的时候就会自掏腰包,不再吃香的露天电影使得几十人的电影放映队伍只剩下几个人。“我比较喜欢电影,干了这么多年也有感情了,不是说不干就不干的。”吴华胜告诉记者,当初选电影放映员的时候他以出色的考核成绩脱颖而出,当时因其文化较高,有学校邀请他当教师,也有不少单位让他去做文字工作,都被他拒绝。没想到电影一放就是41年,电影幕布也用坏了二十多张,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也变成了一头花发的老人。 供电出了点小问题观众坚守到晚11点 当晚,于家村供电出了点小问题,电闸频频跳闸,直到晚上11点才播放完。在数字电影机的一侧,记者见到了一个方块形的小接受器,吴华胜告诉记者,这个方块形的机器是一个GPS监控器,现在农村电影都是免费放映了,而公司要求所有的影片必须播放完,而放映员也必须每晚在不同的村庄进行放映,这个GPS监控器发射信号公司工作人员便能知道放映员在什么位置,每部影片播放了多长时间。吴华胜表示,无论有没有监控,放映员都会很自觉地完成放映任务。 半夜三更往家赶41年摔了好多跤 大田镇很多村都是在山区,老吴经常是带着机器在夜间翻山越岭赶路。在上世纪70年代,放映机器比较笨重,同时还要带上发电机,设备总重达到三百多斤,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吴华胜和三名同事用两个小推车推着机器。 1977年,放映机从播放16毫米胶片换成了8.75毫米胶片,机器重量减轻,放映队伍也变成了两人,交通工具更换为自行车。 1985年,放映机再次更新,重量已经缩减到了140斤,且省去了笨重的发电机,交通工具也更换为摩托车。而最近几年,岛城农村电影放映全部实现了数字化,放映设备再次减轻,吴华胜也变成了“单兵作战”。但不论哪个年代,吴华胜都是在深夜往家中赶,夜里摸索着翻山,摔跟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记者 宋新华 |
上一篇:反扒民警雷鹰抓捕快如闪电
下一篇:修脚工靠刀工供女儿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