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型使命 ——专访青岛市四方区区长李奉利 本刊记者 万妍 写在前面的话: 四方,自古因历史村庄而得名,其“四方”二字本身更蕴含深刻的通衢之意。这里曾有过独立而先锋的城市精神,“青岛第一党支部”从这里发起,中国第一辆火车机车在这里诞生,5家棉纺织厂撑起了青岛轻纺工业的大片江山。但在城市转型大潮的淘砺中,这方区域的命运也几度沉浮。 每当有人 来四方却不想轻易走进,心绪间更多的是惆怅——穿梭在并不宽畅的马路巷道,却又是肩负“拥湾发展”的城市中心要地;或听老四方长者讲述每个值得记忆的过去,唯不见有谁将这些家珍如数拾起;或与老厂职工出身的棉纺专家套近乎,听他们高调谈论那些曾经闪耀着光辉的岁月。 可我们不想这样去解读四方,并非是我们变成了政治经济决定论者,而在于决定普通人生活的环境已大大扩张了,复杂化了。我们必须把这个区域放在更大的背景下去理解。 今天,这方区域想要复兴往日荣耀,在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都已发生根本变化的当下,它还能依靠什么?是“拥湾发展”的区位优势,还是科教资源禀赋,还是海云庵间吼出的四方腔和一串串糖球这些市井生活? 一些内生性的动力已经在这方热土的商业、旅游业等领域展露峥嵘:比如从一条不宽敞的人民路如何引入“超市航母”;在“缺乏财政支持,大量传统企业需要迁出”的情况下将旧城改造扎实推进,并赋予区域多元内涵的滨海新貌;试图创新一个功能齐备的产业园区的业态范式;以及重新定义四方“外向”性格的主城使命。 这些可能还不够,对这座如此渴望崛起的区域而言。要成为自我定位的“滨海新区,创新四方”,四方还需要展现更强势的向心力,需要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归属感。 (一) 旧城改造、老企业搬迁、打造最优性价比投资环境、推出“九大产业园区”、政府功能转型升级……一连串看似不相及的事情,如果鱼贯而出,以某种姿态接踵而至,就会令人别有一番联想。 而这一系列谋划与举措,则像是一张白纸好作画。却不经意间把一个区域深藏于胸的抱负与愿景凸显出来,跃然纸上。“随着城市发展布局的展开,四方区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拐点上”。作为四方区区长,李奉利的言语间总是流露出一份深沉和坚定。 从某种程度上,李奉利更愿意把充满着硬气的“转型使命”放到整个“大青岛”的建设中去考量。 “随着青岛城市发展重心的逐步北移和桥隧时代的到来,四方区作为青岛市核心主城区的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这对于前十一个五年计划一直坚持‘工业立区’的四方来说,无疑是挑战也是机遇。所以转型对我们来说,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不得不做出的抉择。” 对于老工业区而言,这种转型最难的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过渡期间的阵痛。李奉利向记者细数了当年四方引以为傲的“工业基因”:青岛9家棉纺厂四方区占了5家、青岛第一个热电厂、青岛第一家化工厂、四方机车厂等等,而如今这些四方曾经的支柱型产业,已经、正在或即将纳入搬迁的行列。“原来的城区功能呈现机械性的衰减,新的产业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财政进项越来越少,而公共财政需要支出越来越多,这是四方目前必须要历经的一道坎。” 李奉利说,其实四方有着5.83公里长的海岸线,四方也是一个山、海、城浑然一体的城区,但在全国大办工业的时代,使得四方人有海却不能亲海。如今,一个滨海新城的大梦正在绵延的海岸线和交错贯通的山、海、城间觉醒。海上闻声,谁人为她的初醒惊动,而再起舞? 在四方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蓝图描绘:坚持文化引领、创新支撑,重点完成产业园区建设、城区开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强区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六大任务,全面推进“三大战略转型”,即由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的高端产业结构转型,由工业生产型功能区向综合服务型功能区转型,由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发展活力相对不足的老工业区向宜商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新城区转型,努力塑造“滨海新区、创新四方”的城区新形象。 “以前我们从这里去青岛的市中心,以后这里就是青岛的新都心。”自尊源于自爱,感情发于认同,温情始于怀念。李奉利从骨子里透露出的,就是要与这座城相匹配的进取态度。 “只有了解过去才能预知未来,如果连过去都不了解就做规划,那叫拷贝某些案例。有时候我们称作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但那不是这个城市自己与生俱来的,是‘贴’上去的东西。我的看法是,我们自身技术力量不够的时候可以借助外脑,但是一定要认可这个地方,要对它有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把理想和实际紧密结合,创造出共赢的结果。” (二) 通常而言,空间战略是决定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制高点。在记者看来,目前四方区所敲定的“组团发展、两翼带动、轴线集聚、园区支撑”的空间战略以及招商引资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不可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不可损坏区域的人文价值。 实际上,这也正是四方能否“长袖善舞”的驱动力之所在。四方在向这些城市决策者们提供一种新的可研究样本:产业体系如何定位,生产要素条件和生态条件怎样结合?工业化与城市化如何同行? 先规划,后造城,四方区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分析各个功能区的优势所在,提供资源整合的路径,四方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变。”李奉利说,在与多方调研、佐证的基础上,他们发现四方区具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比如这里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材料研究及建筑设计的文教资源,集中了以南车四方、北车四方研究所为领军的企业研究机构群,聚集了一批像海尔、纺机、泰能等制造企业和能源企业群,甚至还是青岛众多文化基因的发源地。 “无论是纵向产业链上的互补还是横向同业竞争上相互启发,组团发展都可以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近半年以来,主动与四方对接的企业数不胜数。他们更多的也是看好四方的潜力资源。对于政府而言,是城市建设的推动者、政策的制定者以及市场的管理者,我们就必须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就像支帐篷一样,为企业搭起几个最优的、可预计的骨干平台。这样才能让企业愿意走入期间,了解你的意图。如果他们能够认知和理解,并且愿意与四方同心同行,那么这里就会发生奇迹。” 按照李奉利的“滨海新区”模式,这里最终要打造出“人才的高地、投资的洼地”。而他始终认为,四方是个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地方,区域价值很大,但一直没有很好的兑现。一方面我们有丰富的历史文脉,但因为我们的旅游开发没有跟上,尤其是高端文化产业没有跟上。而在未来,就四方的区位优势来看,如果能够把西部“欢乐滨海城”、“环湾生态走廊”以及东部的“新都心”的特色功能区做好,那么,四方的城区价值就一定是爆炸式的提升。 “四方要发展,就需要‘加法’和‘减法’同时做,增加的是占用资源少、投入产出比高、低能耗、低污染的高端产业,或者能解决就业的知识密集型都市工业,淘汰的是占用资源多、污染大、能耗高的夕阳产业。特别是在企业外迁过程中,一定要有迁有留,低端的生产环节迁往郊外,我们常说的‘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设计和营销总部要想方设法留下。只有把产业结构改变了,人口结构才会发生改变,最终使消费结构改变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重新释放能量。” 事实上,“滨海新区”发展模式自诞生起,即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来自各个领域的“货币资本”迅速被四方的“园区经济”所吸引。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内资10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97亿美元,引进建成过亿元内资项目20个、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9个。二三产比例由2005年的60.2:39.8调整为42:58。 (三) 旧城改造是四方区的建设重点,而园区建设则是重中之重。 “建区60年,四方已历经几度总体规划,其间自身定位亦经历过辗转反侧的阶段。我们提出要发展‘园区经济’,也是基于对四方大量文化遗存和资源储备的考虑。” 例如“中国橡胶谷”的诞生就是发展产业园区这一路径下的典型样本。李奉利告诉记者,“依托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科优势,以及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实力,目前橡胶谷具备了科研教育、创业孵化、文化博览、会展商务、信息平台、中介融通六大功能。入驻企业彼此之间为上下游、供需方关系,相融共生,资源共享,形成了一个贸易、技术、人才、信息、文化、服务高度聚集的橡胶行业生态圈。” 另外依托四方机车厂遗留的老建筑、老设备和深厚工业文化而成的工业设计产业园,进驻企业则超过30家。“园区支撑下的招商引资,确实为四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李奉利看来,四方区所作出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理应受到市场的尊重和关注。“从这些入驻企业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特质。”这场因园区而兴的招商热潮,对于四方这片渴望崛起的特殊意义:它不仅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四方重新走向“四方”的开端。 “四方具备的优势可能是别的区域所不具备的,说是浴火重生也好,华丽的转身也罢,四方的确已经不同于以往。我想,在‘拥湾时代’中,四方即便不是最好的海景,也会成为比较好的湾景。”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5月,四方区完成全口径税收收入190200万元,同比增长43.7%;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8928万元,同比增长59.98%,增幅列市内四区第一;完成区级财政收入44211万元,同比增长55.14%,增幅列市内四区第一。区级税收收入完成41717万元,占区级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6.03%,高于市内四区平均比重9.25个百分点。 后记: 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正如火如荼,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正热议如潮,可原则是什么?而具体到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什么才是背后的规律? 与李奉利区长的访问中,抛却宏观的战略构想及历史发展重任的讲述,真正让记者感动的,则在于他一直在强调的“人情味”。真正拿老百姓的事情当自己的事办的政府,应该赢得拥护和支持;真正愿意与企业同心同行的政府,则一定可以创造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