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2009新闻发布会> 直播实录 > 正文

“青岛市居民上年度死亡原因分析报告”新闻发布会

来源: 2011-05-20 10:18:05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是关于2010年青岛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的一个发布会。今天出席发布会的领导有市卫生局副局长魏仁敏同志,另外我们还邀请了市疾病防控中心专家、主任医师汪韶杰同志。

    下面首先请魏局长发布2010年青岛市居民死亡原因的分析。

    魏仁敏:各位媒体的朋友们下午好。

    根据我市居民死亡监测数据统计,我们对去年全市居民死亡原

因进行了全面分析,现将分析结果向各位作简要介绍。

    依据2010年青岛市居民死亡监测数据统计,2010年青岛市平均期望寿命为80.10岁,其中男性为77.34岁,女性为83.05岁。2000年至2010年青岛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00年的75.84岁增加到2010年的80.10岁,十一年增长4.26岁;男性增长了3.92岁;女性增长了4.56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在各年份均高于男性。从今年的期望寿命来看,青岛市也跨入了80岁的行列,在国内的同类城市比较,也属于寿命比较长的。现将2010年度我市居民死亡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2010年,青岛市居民死亡的前十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和营养及代谢的其他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障碍。

    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是前三位死亡原因,死亡率分别为185.31/10万、174.30/10万和119.49/10万,占死亡总数的70%以上,也就是说由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据了绝对大的比例,是引起我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城乡居民主要死因比较

    2010年,青岛市城市总人群的死因顺位居前十位的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农村总人群的前十位死因与城市一致,排序有所不同,顺位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障碍。

    三、减寿年数及平均减寿数

    恶性肿瘤是我市居民累计寿命损失最多的死因,其次为伤害和心脏病。从性别减寿情况来看,男性和女性中减寿年数最多的前三位原因仍是恶性肿瘤、伤害和心脏病。

    2010年,青岛市居民的前十位死因中,伤害的平均减寿年数列首位,为21.03岁,是影响我市期望寿命的重要原因。从性别平均减寿年数来看,男性和女性的前五位死因中造成平均减寿年数最多的原因都是伤害。由此可见,伤害对城乡居民的生命和健康、家庭负担、医疗支出、社会代价的潜在危险十分严重。

    四、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分析

    1、恶性肿瘤

    2010年,青岛市死因系统共上报恶性肿瘤死亡病例14151例,占总死亡人数的28.13%,其中男性9110例,女性5041例。2010年,青岛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5.31/10万,男性为238.53/10万,女性为132.06/10万。

    从2010年年龄别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情况来看, 年龄越大,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就越高,特别是中老年人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偏高,提示应进一步关注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死亡。

    2、心脏病、脑血管疾病

    2010年,青岛市共报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病例23365例,其中心脏病为最主要死亡原因,共13310例,死亡率为174.30/10万,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病例的56.97%,位居第一。脑血管病死亡病例共上报9125例,死亡率为119.49/10万,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病例的39.05%,位居第二。从性别看,各类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率男女间差别不大。从2010年青岛市居民因心脏病死亡的情况来看,急性心肌梗塞(死)是造成心脏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从青岛市居民死因谱来看,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所造成的死亡分别青岛市总死因顺位的2、3位,是造成青岛市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对居民的生命健康有着重要的原因。

    3、伤害

    2010年,青岛市死因监测系统上报伤害死亡病例3390例,死亡率为44.39/10万,其中男性2430例,死亡率为63.63/10万,占全人群伤害死亡病例的71.68%;女性960例,死亡率为21.15/10万,占全人群伤害死亡病例的28.32%。

    2010年,青岛市伤害死亡率最高的前五位死因分别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自杀、意外中毒和淹死。

    男性伤害死亡率最高的前五位死因分别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自杀、意外中毒和淹死。女性伤害死亡率最高的前五位死因分别是自杀、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意外中毒和淹死。从性别死亡率来看,男性高于女性有:机动车交通事故、溺水、砸死、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触电,其他伤害死亡原因女性高于男性。男性各种伤害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全人群的伤害死亡率城市明显低于农村。城市伤害死亡率最高的前五位死因分别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意外跌落和意外中毒;农村伤害死亡率最高的前五位死因分别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自杀、意外中毒和淹死。从年龄段的死亡率来看,各年龄段伤害的死亡率都不低。

    五、居民死亡原因的主要特点

    一是青岛市平均期望寿命由2000年的75.84岁增加到2010年的80.10岁,呈逐年上升趋势。二是恶性肿瘤是我市居民死亡率最高的死因。三是恶性肿瘤是造成我市居民减寿年数最多的死因。四是伤害是前十位死因中造成我市居民减寿年数最多的死因。五是城市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心脏病、脑血管病和伤害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农村。六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是造成青岛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现在由传染性导致的死亡已经远远退出了前十位,主要还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媒体记者朋友们,当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伤害等慢性病导致的死亡是造成青岛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病已成为青岛市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在日内瓦刚刚召开的第64届世界卫生大会将慢性病防治列为重要议题,卫生部陈竺部长参加会议并指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如果控制不好,未来二三十年,全球将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井喷”,应高度重视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会决定因素。

    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应充分认识到慢性病防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慢性病预防控制的工作力度。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健康宣传作用,加强有关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防治、伤害预防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市民早诊早治、科学预防的健康意识和能力,倡导市民戒烟限酒、低盐控油、合理膳食、吃动平衡和科学运动等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树立生产、生活、交通安全第一意识,倡导文明新风,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情况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魏局长的介绍。下面欢迎媒体朋友就有关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问一下魏局长,2010年的总死亡人数是多少?还有一个问题是问一下汪主任,青岛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能不能说一下几种疾病的发病情况和青岛市的防控情况?

    魏仁敏:这两个问题都由汪主任说一下。

    汪韶杰:青岛市2010年总的死亡人数是50322人,进入报告的是50307人,明确的说去年的死亡人口是50322人。

    刚才魏局长也介绍了,在死亡监测系统里面,80%的都是慢性非传染病死亡的,目前在疾病防控当中,慢性病的防治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公共问题,是未来和现在都必须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刚才魏局长说了,青岛市的卫生工作当中已经把慢病的防控已经纳入到非常重要的地位,青岛从1996年开始实施建立机构,开始慢病的防控工作,这在全国全省都是超前的。今天能在这儿做监测的分析报告发布,这来自于长期的十多年的慢病监测。死亡报告是用死亡的数据来衡量人口的健康问题,刚才魏局长已经跟大家发布了。

    发病的情况,青岛市已经在2006年实施了肿瘤和伤害的监测。2011年的1月1日,又启动了全市的极性心肌梗塞的监测。死亡报告能说明疾病的情况,发病和死亡的材料结合,能反映出疾病的进展治疗以及服务的过程。青岛市在政府的领导下,卫生局领导高度关注,意识超前,结合疾病的九大公共卫生项目,慢病已经进入了非常好的防治平台。

    记者:我是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目前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个高发期,从我们的监控来看,导致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汪韶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可以叫做生活方式性疾病,主要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系。吃的方式、运动的方式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比如说现在生活好了,肥胖的人多了;生活好了,钱多了,运动得少了;说是吃得好了,实际吃得不科学、不合理,造就了很多人肥胖,这是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所以现在尽量是吃动两平衡,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公共卫生环境方面,和经济的发展有关系。政府重视公共环境,经济好了,就出现吃动平衡,要通过媒体、职能部门,告诉和号召老百姓在好的经济条件下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魏仁敏:这个问题我补充一下,关于慢病是指一大类疾病,说白了就是常说的生活方式疾病。生活方式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说明着生活方式发生着很大变化。刚才汪主任说了一些和自身的吃饭、动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工作、生活、交通的方式,交通的便捷、科技的发达使得我们的生活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一组原因。这一组原因不仅仅导致了某一个疾病,实际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现代的食品加工,给我们带来更多美味、更大便利的时候,也无形当中带来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是一定会发生?当然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会出现一些情况。但如果能够加以预防,及时通过其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也是完全可以对抗的。作为西方国家,美国也好、欧洲也好,都有比较成功的例子,也都走过了慢病高速增长的时期。现在,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进一步重视,慢病人的发病率趋于平缓,并且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城市,也出现了比较好的连续接近十年(死亡)下降的势头。所以我们国家大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采取了很多行动。包括山东省近期纳入全民行动的“健康山东行动”,其中还有一个卫生部和山东省联合的在全山东省范围内开展的“减盐防控高血压”的项目,都是在现在的情况下针对慢性疾病的不断增多、针对心脑血管病的不断增多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作为国家,从2009年医改开始,也把慢性疾病放到社区,加大健康教育,从吃动两平衡,增加运动,减少脂肪摄入,相信针对慢病防治也会逐渐显现出成效。因为我们的平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也说明了整个疾病防控过程中,随着群众健康意识得提高,我们的寿命还会越来越长。

    主持人:还有哪位提问?没有问题的话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公交集团、交运集团加强营运安全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