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十一五”奥运效应推动青岛跨越发展

来源:青岛新闻网数字报 2010-11-24 11:50:04

  五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正是这短暂一瞬,却足以给我们带来惊鸿一瞥。“十一五”期间,在奥帆赛这一强力引擎的推动下,青岛的变化日新月异。这五年,青岛实现了破茧化蝶的美丽嬗变,实现了长袖善舞的华丽转身。

  五年白驹过隙,五年春华秋实。蓦然回首,奥帆赛正在社会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五年来,奥运效应继续释放,城市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五年来,奥运精神深入人心,城市文明素质得到提升;五年来,帆船运动广泛普及,“帆船之都”走向世界……一言以蔽之,奥帆赛给青岛留下了太多有形和无形的宝贵财富,使岛城得以在“十一五”期间,在全新的起点、更高的平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城市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对青岛经济而言,奥帆赛好比是催化剂和助推器,这些功能在奥帆赛后仍历久弥新。即便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青岛经济仍“胜似闲庭信步”,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平稳较快发展。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13.3%,继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与此同时,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今年前三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 18523元和 8918元,分别增长11.1%和14.4%。之所以如此,与奥帆赛直接加速了青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不无关系,尤其是我市的第三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飞速发展。

  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誉为 “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青岛奥帆中心,已成为岛城的地标性建筑。而在“十一五”前,这里还曾是北海船厂的所在地。如今,整体搬迁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海船厂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拔地而起的奥帆中心则成为中国帆船运动的中心。城市管理者祭出的这一“腾笼换鸟”的妙笔,让浮山湾在新世纪焕发新生。

  不知不觉间,青岛在变大。数据显示,青岛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在“十一五”期间扩展近一倍,达近300平方公里。不知不觉间,青岛在“变小”。截至2009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622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00余公里,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首屈一指,并基本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青岛“一小时经济圈”呼之欲出。

  今年4月,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全线贯通,标志着青岛即将彻底告别“青黄不接”的时代。根据计划,胶州湾海底隧道和青岛海湾大桥将于2011年双双通车,青岛地铁一期工程也将于2014年通车运营。届时,青岛将具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市民的出行将更加方便。

  奥运成果实现全民共享

  让市民共享奥帆赛的激情与精彩,共享奥帆赛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发展成果,是青岛孜孜以求的目标。

  青岛奥帆赛期间,市民和游客只需购买一张20元的参观券,便可在奥帆中心主防波堤上一睹世界顶尖帆船高手们的绝代风华与绰约风姿。那个激情燃烧的夏天,浮山湾畔人流如织的热烈场面令国际帆联主席约伦·彼得森叹为观止,认为青岛最大限度地让市民零距离接触到了奥帆赛。

  “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奥运效应与改善民生质量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奥帆赛所倡导的“绿色奥运”理念让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闻名于世的青岛更加注重环保。 “十一五”期间,青岛坚持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城市环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良好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市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4%,同比升高2.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69天,同比增加5天,创造了自2001年我市开展空气质量预报以来的历史新高。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空气、水环境、声环境、近岸海域环境、辐射环境均达到中国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优良等级,青岛能在2009年全国“十佳宜居城市”评选活动中排名榜首,与此密不可分。

  市民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是800万岛城市民的光荣与梦想,最终,我们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兑现了郑重承诺,实现了光荣梦想。奥帆赛提升了市民的凝聚力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市民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通过自觉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岛城市民的文明素质在“十一五”期间不断提升。如今,文明在这座美丽的城市蔚然成风。正是借助持续发挥的“人文奥运”效应,青岛在去年和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名列前茅。

  2004年,当那位神秘的捐款人首次以“微尘”的名义向青岛市红十字会捐款时,她肯定没有预料到,如今“微尘”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爱心群体,成为一个叫响全国的公益品牌。今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震后不到5个小时,青岛市民陆续自发到市红十字会为灾区捐款。短短半个月,市红十字会接收捐赠款物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其中以“微尘”名义奉献爱心者大有人在。

  如今,以“微尘”为代表的无私奉献精神,早已在岛城发扬光大。青岛的志愿者,在奥帆赛时曾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如今,志愿服务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社会风尚。十一运会、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国际帆船周、啤酒节,每逢大型节会,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清理浒苔、植树造林、扶老助残,但凡公益性活动,都不乏志愿者的踊跃参与。志愿者的微笑,已成为青岛最亮丽的城市名片之一。

  “帆船之都”走向世界

  如果不是因为奥帆赛,青岛或许不会在短时间内拥有“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帆船中心,或许不会在短时间内赢得国际帆船界的认可,或许不会在短时间内借助帆船运动这张金灿灿的名片持续扩大其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6年4月,正在建设中的青岛奥帆中心迎来了包括“青岛号”在内的10条克利伯大帆船,这是青岛与国际著名帆船赛事的首次亲密接触。那时,青岛还不为国际帆船界所熟知。然而,随着奥帆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等国际顶尖赛事的纷至沓来,青岛一时间声名鹊起,如今已成为亚洲地区引入国际重大帆船赛事最多的城市。今年8月,我市举办了首届奥帆城市市长暨国际帆船运动高峰论坛,现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热烈场面再清晰不过地表明了青岛在国际帆船界的地位。

  同样是在2006年,旨在推动帆船运动的普及与发展的“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在我市启动。 “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开展近5年,使得帆船运动在岛城遍地开花,为青岛打造“帆船之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据市帆船帆板(艇)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志伟介绍,目前我市已建立帆船运动特色学校64所、中小学帆船俱乐部74个,发动社会各界为帆船特色学校、俱乐部捐赠帆船1000余条,培训青少年帆船骨干5000余人。同样蓬勃开展的“欢迎来航海”全民帆船运动普及活动,今年将帮助5万名市民完成对帆船运动的初体验。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打造“帆船之都”进程中,青岛并不是踽踽独行。长期以来,青岛都将世界上唯一承办过两届奥帆赛的城市、世界著名“帆船之都”德国基尔市视作学习和借鉴的榜样。虽然与有着128年悠久历史的基尔帆船周相比,目前仅举办两届的青岛国际帆船周尚显稚嫩,但其正在茁壮成长却是不争的事实。正如基尔市市长托斯滕·阿尔比克所说的那样:“青岛国际帆船周成为国际知名的帆船周,需要的只是时间与过程。 ”

  今年10月15日,我市正式向国际帆联提交了2014年帆船世锦赛的初步申办报告。一旦申办成功,我市将成为亚洲首座承办帆船世锦赛(综合赛)的城市。谈到申办四年一届的世锦赛的意义,林志伟有着与众不同的解读:“世锦赛的规格可以与奥帆赛相提并论,规模则是奥帆赛的3倍还多,我们申办这次比赛的意义不在于结果如何,重要的是,通过提交这份申办报告,青岛再次向国际帆船界表明了自己持之以恒打造帆船之都的雄心壮志。 ”

  帆船运动的蓬勃开展,有力拉动了青岛帆船、游艇产业的快速增长。帆船、游艇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具有后续潜力大,发展可持续等特点,对于改善我市经济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据市帆船帆板(艇)运动协会副会长袁之平介绍,英国克利伯风险投资公司即将在即墨某船厂订购16条大帆船,作为未来几个赛季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比赛用船,“如果不是‘克利伯’连续三度落户青岛,我们就很难抓住这样的商机。 ”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臧爱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奥帆赛不仅使青岛跻身世界奥林匹克城市之列,更给青岛留下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和丰厚奥运遗产。通过承办奥帆赛,青岛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活条件更加便利,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城市特色得以彰显,“更重要的是,奥帆赛有力提升了青岛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外向度,使这座城市的软实力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商机和外来投资,虽然难以用具体数字量化,却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筹办奥帆赛的这段时间,是青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最好的几年。 ”

  东风扬起万里帆,战鼓催征声声急。青岛,已扬帆起航,沿着通往成功的航线,驶向中国乃至亚洲帆船中心的宏伟目标。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高新区高端特色产业快速集聚
下一篇:“十一五”蓝色经济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