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统计局提供) ——建国60周年我市辉煌成就综述之三 本报记者 赵雪筠 通讯员 王吉明 王曰瑞 戚真 60年前,一条船、一根橹、一张网,就是一个渔家命之所系; 60年间,木船变钢船,橹摇变机驱。威海近岸海域的小打小闹变成远洋大海的纵横驰聘,海洋经济从捕捞向现代水产业全面延伸,科学发展的恢弘气魄更引领威海奔向陆海统筹、可持续大发展的崭新未来…… 60年,坐拥千公里海岸线,因海得名、依海而生的威海激荡动人乐章:近3000种精美的海洋食品从黄海一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艘艘万吨巨轮从现代造船基地入海,三大开放港口向世界敞开怀抱,数十个旅游景点镶嵌于幸福海岸…… 今日,“蓝色经济区”蓝图绘就,“蓝色”交响激情飞扬。 60年,渔业大市“长”成海洋经济强市 大自然对威海儿女是厚爱的。蜿蜒的千公里海岸线,辽阔的百万顷海域,交错的岬湾、岛屿,丰富的海洋资源,养育了一代代的威海儿女。 然而,只凭借着一条船、一根橹的原始方式,守着富庶的大海,渔民生活得依然艰辛。1949年,威海水产品年产量只有26000余吨,渔业总产值仅1037万元。 历史在1949年翻开新的一页。 这一年起,党和政府采取办理渔业贷款、发放灾荒救济和指导成立渔业互助组、合作社等措施,积极引导渔民恢复渔业生产,振兴海洋渔业。 积极、到位的鼓励极大地激发了当地渔民从事渔业生产的热情:各种形式的互助组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各倒包”、“四碰头”、“代网”、“渔农变工”……人们采用各种办法、各尽所能地携手投入到渔业捕捞生产中,石岛渔港、威海渔港、张家埠渔港等一个个渔港或由国家投资或由渔民集资建起来了,一条条不抗风雨小舢板换成了机动船,渔民们走向舟外、沙外、鱼外等10余个外海新渔场上纵横驰骋……威海渔业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资料显示,1952年底,威海全市水产品年产量达到44295吨,创出前所未有的最好水平;至上世纪70年代初,威海海洋捕捞产量已超过了10万吨,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靠海吃海,还要爱海护海———“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观念开始在威海渔民心中树立,一小部分渔民开始了新的尝试:1956年,文登县侯家区泽库乡后岛村渔民建起了30亩虾池,采集自然虾苗,在全国率先人工试养对虾;1957年,荣成俚岛养殖场采用筏式养殖和海底投放两种方法试养自然小扇贝获得成功;1958年,荣成县、文登县国营养殖场则开始采取插帘半人工采苗的方法进行紫菜试养…… 小范围、试验性养殖的成功大大激发了威海渔民的养殖热情,更多的人开始投入到养殖行列中,并且眼界更高、胆识更大:由最初单一、低附加值的海带、贝类扩大到了魁蚶、虾夷扇贝、太平洋牡蛎、牙鲆、大菱鲆、海参、鲍鱼等30余种名优产品、海珍品,养殖面积由几十亩扩大到成千上万亩…… 据统计,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养殖水产品产量已达15万吨,与捕捞业并驾齐驱成为渔业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在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海产品加工业也风生水起:好当家、泰祥、宇王、鸿洋神……一个又一个食品加工企业在威海拔地而起,一个接一个的食品工业园在威海成长、壮大,海洋食品也从黄海一隅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市委、市政府提出“科技兴海”战略,海藻保、活力钙、海带多糖、甲壳素、多稀康胶丸、鱼油胶丸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加工产品相继问世,威海水产品加工业又跃上一个新台阶,傲然成为了渔业经济的第一大产业。 当二十一世纪的曙光照进黄海之滨,威海海洋经济的观念又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海洋经济不再只是传统的渔业经济的范畴,港口、造船、机械加工制造业等临海产业也纳入了海洋经济的范畴,成为势头迅猛的新生力量,与渔业经济一道拉动着海洋经济向着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方向疾步迈进。 六十年的风雨兼程,六十年的扬威奋进。截至2008年底,全市水产业总产值514.4亿元;年造船能力达180万载重吨,俨然已成山东省核心造船业基地之一;威海港年吞吐量近2000万吨,一个亿吨大港的基础正在被夯实…… 一个渔业大市已在60年的时光中,逐渐雕琢成了一个海洋经济强市。 60年,靠创新推动海洋经济破浪前行 翻开威海海洋经济60年的发展历程,写满了太多的第一:1949年,山东省第一个国营滩涂贝类养殖场———泥蚶养殖场在文登县埠口建立;1961年,渔业大队鲁威渔三四号机帆船奔赴渤海湾虾场,三网捕虾3万余斤,开创了全省进湾作业的先例;1990年,首个中韩海上航班“金桥”轮自韩国仁川启航驶入威海港,拉开了中韩合作的序幕;2009年9月,国内首个“中国绿色食品城”、首个“中国海洋食品名城”的称号同时花落荣成……威海,已经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内著名水产品基地。 第一的背后,是威海人对科技与创新的重视。 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地级威海市的建立,“海上威海”的发展目标也被确立。而这一目标的核心,就是“科技带动”、“科技兴海”。 这是一个包涵着可持续、健康、环保等诸多科学用海内涵的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科技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市各相关部门、单位全方位加强与中央和外地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争当外地科研机构的教学基地、实习基地、中试基地和转化基地,构筑起与外地科研机构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使大批科技成果在威海开花结果。 在借助外力的同时,渔业企业全力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科研机构,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好当家集团、寻山水产集团、西港水产集团等一大批企业纷纷建立了水产研究所、食品研究所、海参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全市海洋渔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0多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与此同时,我市还通过完善科技推广机构、开展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现场交流、技术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加快建立和完善技术推广机制。 科技力量的全方位导入,使威海海洋经济步入了前进的快航道:除海带、贝类等大宗养殖品种外,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从海中走入了工厂化养殖车间,牙鲆、大菱鲆、石鲽等海水鱼被请进了养殖池,全国主要的海带、海参和鲆鲽鱼养殖基地在这里崛起; 围绕鱼虾贝、海藻、海珍品和海洋药物及保健品四大基地,好当家食品城、俚岛海带食品城、泰祥工业园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带动力强的大型加工园区建起来了,40多个国家级海洋水产科技示范园、滩涂贝类养殖科技示范基地、深海网箱高效养殖科技示范基地建起来了,近3000种海洋食品从这里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国内惟一的“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从这里诞生; 按照规模化、多元化、多样化、配套化的要求,在更新、改造传统渔船的同时,大型现代化远洋渔船成为捕捞业发展的主力,全省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从这里驶出。 2008年,全市海洋水产业总产值在渔业资源衰退的背景下突破500亿元,成为支撑威海经济一支重要力量。 60年,陆海统筹奏响崭新“蓝色”乐章 9月18日,伴着一阵欢快的鞭炮声,省内承造吨位最大的出口散货船在百步亭船业有限公司下水。 这是在全球造船业一片萧条下,我市继黄海造船制造的渤海玉珠客滚船、威海船厂建造的3万吨大湖型散货轮之后下水的又一条大型船舶。 近年来,在不懈前行的威海人眼里,近千公里海岸线不再只是出产渔虾的宝地,还是发展港口、造船业等临海产业的宝地。亿吨大港的宏大目标被提出,“兴港强市”的定位被确立,一个集客运、商贸物流、临港工业于一身的新区域性枢纽港正建设的如火如荼,截至2008年底,威海港吞吐量近2000万吨,而三年后,实现年吞吐量5000万吨的目标已被确立。 与突飞猛进的港口经济齐头并进的还有造船业。沿着千公里海岸前行,一个北起皂埠湾、东经俚岛湾、南至石岛湾、西延乳山口湾的造船工业带正强势隆起,威海三进船业、山东新船重工、三星重工、伽耶船业、黄海造船等船厂鳞次栉比地座落在岸边…… 一个海洋渔业、港口经济、造船工业齐头并进的立体海洋经济格局已经沿美丽的威海岸线形成。 眼下,一个崭新的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提出,这是一个包含着生态、环保、科技先导、可持续发展和陆海一体统筹发展等科学理念的宏伟规划,是山东省谋求新飞跃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也是威海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7月19日,威海《打造蓝色经济区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意见》中,一个基于现代渔业经济区、港口服务功能区、临海加工制造区、旅游休闲度假区和滨海生态保护区五大功能区,由陆到海、由近海到远洋、由境内到海外、多层次立体开发与保护的格局被清晰勾勒,层次更丰富、目标更远大。 向着更高远的目标,威海崭新起航。 |
上一篇:烟台:特色品牌群体加快发展
下一篇:济南: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