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四维图像 ——我国最大军商两用港青岛港创新发展闻思录 在青岛港采访,总有一些似乎解不开的“谜团”:一个逾百年的老港口重负之下,何以能提前17年偿还所有债务,实现零负债运营?一个拥有3万多员工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改革发展中怎样做到无一人下岗? 这些“谜团”尚未解开,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又摆在眼前:从2004年至今,青岛港高标准完成重大军事物资运输任务 当记者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视角审视这看似“不相干”的两幅现实图景时,不禁豁然开朗:水涨船高新感觉,国富民强壮军威。青岛港又好又快发展,为我们深刻理解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参照。 一道“紧箍咒”:主人翁姿态不可少 国家意识的庄严呼唤 2009年4月下旬,海军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在青岛隆重举行。来自29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14国海军21艘舰艇、近6000名外舰官兵和上万名中国海军官兵、上万名市民云集青岛港。 为了这一盛大庆典,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带领干部职工提前半年行动,港口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10大类59个环保项目整治,老港区5个码头腾挪出4个用于停泊外籍军舰。北海舰队军政主官称“60天解决了60年遗留的问题”。 青岛港的觉悟与境界,又岂止体现在阅兵庆典中! 1985年至今,常德传一直兼任驻青岛港军代处第一主任。“兼职不是挂名,兼职就要尽职。”凡遇重大问题,他都积极出谋划策;凡遇军交运输任务,他都现场安排部署。 北海舰队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将一条闲置的军用铁路线暂时转让青岛港用于生产。2009年5月份至今,这条铁路线累计装车9000多节,极大地缓解了港内铁路运输压力。 怎样用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兴国之举和强军之道变革现实?常德传的回答是,国有企业具备特殊优势,除承担经济责任外,还在于把对国家负责、对军队负责、对港口负责、对员工负责统一起来。他认为,“四个负责”就像一道“紧箍咒”,无论多难,都必须戴着走下去。 两位“身边人”:许振超与朱桂全 创新人才的带动示范 经过多次调整改革,青岛港集团机关工作人员由33个处室800多人,精简到目前的7部1室90多人。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军交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一个不减。 这归功于常德传的“两不减”政策:不减普通员工,不减涉军机构。他提出,改革的阵痛不能让普通员工来承担,更不能以牺牲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利益为代价。 军民融合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在青岛港这个全国最大的军商两用港,有两位传奇人物——一个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青岛港桥吊队长许振超;一个是“爱舰精武模范士官”、北海舰队112舰燃气轮机班班长朱桂全。耐人寻味的是,地方把朱桂全誉为“军中许振超”,军队则把许振超誉为“地方朱桂全”。两人以知识为载体,以创新为手段,坚持不懈做到了“没有什么不可能”。这带来一个重要启示:有了创新型人才,军民融合式发展就没有干不成的大事。 三次“大跨越”:3亿吨大港诞生 物质基础的坚实支撑 青岛港3次“大跨越”格外引人注目:从1892年到2001年,用109年时间创造了一个1亿吨大港;从2002年到2006年,用5年时间创造了一个2亿吨大港;从2008年至今,用2年时间创造了一个3亿吨大港。 军民融合式发展,直接加快了青岛港的崛起速度:2009年,中央军委正式批准青岛港为军事运输口岸;2010年,济南军区在青岛港专门设立特殊物资运输办公室。 发展起来的青岛港大力支持军交运输事业,驻港军代处办公用房面积由上个世纪80年代不足20平方米,扩大到如今近300平方米。在新港区、新码头建设中,港口积极主动征求军队意见,不厌其烦地调整修改规划方案,直到完全满足军事交通运输需求,有效提升军队战略投送能力。 济南军区联勤部军交运输部部长左晓湖感慨地说,青岛港的探索实践表明,搭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互通”桥梁,有助于实现生产力与战斗力的相互转化、传递,形成军民相互牵引、相互补充、相互激励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条“新标准”:8大功能调度室 目标牵引的有效强化 常德传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发展坚持4条“新标准”: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港口发展后劲和实力越来越强,员工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三个文明”建设越搞越好。 4条“新标准”意味着什么呢?7月19日,记者走进驻青岛港军代处,看到一幅鼓舞人心的图景:军代处调度室与青岛港中央调度室网络互联,集视频监控、电子海图、卫星云图等8大功能于一体,军事交通运输告别了以前调度员看不见现场的“盲指挥”、低效率。与此同时,青岛港通过自主研发管理软件,对5大类62卷1965份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建立健全了军交运输工作信息资料电子档案。 军民融合式发展如何走出浅尝辄止,告别“停在表态上、留在计划里、看在检查中”?青岛港无疑提供了一个范本:用具体目标作为牵引,一步步在“融”上下工夫、用真力,在“合”上见成果、出效益。(本文来源:解放军报 ) |
上一篇:军民融合共赢发展-《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