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 正文

区育体局:“三名工程”促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1
青岛新闻网 2009-06-17 15:04:51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学习实践活动中,四方区教体局以“科学发展,优质发展”为主题,以“真情融教,优质发展,全力打造四方教育名牌”为实践载体,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出发,全面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创建工程(三名工程),力促四方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

    实施名校创建工程 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办学品位

    坚持教育均衡原则,力促各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有长足发展。遴选部分基础好发展快的中小学,加

大软硬件建设投入,打造我区的名牌学校,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进行办学布局调整,实现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抓住四方区落实拥湾发展战略、打造滨海新区的机遇,结合旧城改造,进一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布局调整,五年内将新建5-8所硬件设施达省规范化标准的中小学。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通过合并、撤销、置换等方式改造现有规模较小、布局不合理的相对薄弱学校,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实现教育教学装备现代化。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为全区中小学配备教学仪器、更新陈旧的实验室及语音室,实现教室教学多媒体化的全覆盖,全面提高各学校教育装备水平,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2009年末,18所学校将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至2010年,全区所有中小学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五年内,以新建中小学为重点,高标准打造2-3所现代化学校。

    着力塑造学校文化,实现学校办学风格特色化。指导中小学在挖掘原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培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先进文化,逐步形成充分体现学校文化的各具特色的发展战略、学校制度和办学风格。制定《关于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鼓励特色创新,助推中央文化区建设。结合我区特点与课程改革理念,加强以学校和区域文化为核心价值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优质学校课程。

    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实现学校发展高端化。鼓励学校与省内外名校及国外中小学建立联谊关系,通过师资共建、课题共建、管理共建、活动共建等形式,实现优质教育软资源的共享,高效提升办学层次;借助高等院校的品牌和资源优势,建设5所以上高校附属中小学或科研基地,促成高校智力、人才、科研等优势资源对我区中小学的输入,逐步形成符合自身实际、具有独特风格的高校附属学校发展模式,实现义务教育学校高端化借势发展。

    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实现名校资源效益最大化。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我区现有名校资源为基础,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以名优学校为主体、周边学校为成员组成发展链条,通过联合培训、联片教研、师资交流、课题共研、评价共建等形式,最大限度地促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向联合,实现名校效益利用的最大化,不断满足公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增长。

    实施名师培养工程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坚持培优、扶弱、抓全员的原则,大力加强师德师能建设,抓好教师全员培训,重点加强名师培养,带动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形成。

    培育骨干,打造一批有示范效应的名师。建立并完善骨干教师人才库,选拔一批培养对象,制定个性化专业成长规划,重点强化培训,逐步形成骨干教师的梯次培养结构。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成立并逐步扩大“名师工作室”,继续办好“名师培训班”。采取双导师培养机制,组建名师培养导师团,聘请从事教育研究的知名学者作为首席导师,为培养对象提供学术支持,以区内外名师作为辅助导师,为培养对象提供教学实践指导。通过“名师讲堂”、“名师送教”等形式,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引进人才,高起点补充教师队伍数量。实施教育人才“引智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新进教师质量,逐步改善结构性人才短缺、质量性人才匮乏的局面。以国家级、部属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和省属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为重点引进对象,结合一线教学需要,吸引有培养前途的优秀毕业生到区属中小学任教;拓宽渠道,面向社会招聘优秀在职教师,对特级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市以上学科带头人不受职务职数和办理时间的限制,符合条件的可适时引进;建立引进人才经费补助制度,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学习贯彻新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学规范,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主题教育活动,树立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建立校本培训奖励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教师发展需求的校本培训模式,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继续办好各级教科研培训班,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加强继续教育工程,鼓励教师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现代化教师管理制度。深化区域内教师交流挂职制度,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在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制定并实施《四方区中小学教师评价指导意见》,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通过有效的评价促进教师的整体发展;出台《四方区中青年骨干教师管理制度》,优化外部成才环境,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优秀教师专项奖励基金,用于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和骨干教师教科研奖励,激励教师投身教育,服务教育。

    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

    加大校级干部培养力度,培养和引进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较高学术素养,具有系统的办学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显著的办学实绩,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校长。通过发挥名校长的带动作用,培养一批懂教育、善管理、精业务的中小学校长,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者的整体水平。

    突出竞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机制,开辟管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面向区外不拘一格引进优秀教育管理人才,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建立完善教育系统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校级后备干部队伍。

    专家引领,重点培养一批知名校长。选拔一批有思想、有能力、有激情、综合素质较高的中青年校长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式,全力打造一批知名校长。设立教育专家工作站,通过聘请国内教育专家、知名校长作为导师,帮助培养对象制定并实施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有计划地组织培养对象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考察国内名校以及出国(境)参观学习。强化实践培训,适时在教育发达地区名校建立培训基地,开展项目合作,为培养对象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开拓教育视野,提升教育理念。

    系统培训,着力提高校长综合素质。全面加强校长队伍的培训,通过专家讲学、交流研讨和开办“校长学术论坛”等形式,开阔校长学术思路、更新校长教育观念。引导校长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办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形象;继续办好校长任职资格班、校长提高班和校长高级研修班,加强对校长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系统培训,提高校长依法治教、科学管理的水平;坚持校长听课和评课制度,通过开展“校长课改讲堂”、“校长专题沙龙”等活动,引导校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管理实效,在研究解决问题中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强化管理,不断优化校长综合管理机制。建立校长及领导班子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学校领导干部使用、奖惩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校长职级制,形成符合中小学特点和校长成长规律的竞争激励机制;健全学校民主管理、校产管理、行风建设等各项机制,完善校长权力运行的监督约束机制;加强教育决策民主化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决策提报、论证、审议、复核等相关制度,规范决策程序;完善教育督导整改制度,建立督导责任区,实施日常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的督导评估机制,规范校长办学行为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区人民法院:突出特色重实效 服务发展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