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纪念青岛解放60周年> 人物回访 > 正文

战斗在敌人心脏的“资本家”——访当年胶东情报组组长刘萍

1
青岛新闻网 2009-05-20 15:15:29 青岛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战斗在敌人心脏的“资本家” ——访当年我党胶东情报组组长刘萍

解放前的平原路27号“刘公馆”

86岁的刘萍老人(贾峰 摄)

    1948年10月。青岛平原路27号。

    新开业的泰丰商行门前鞭炮齐鸣,门庭若市,祝贺者络绎不绝,头戴礼帽、身着长袍的商行经理刘萍,热情地与登门客人握手寒暄。

    在外人看来,一身商人打扮的刘经理是一典型的社会名流,殊不知他是我党青岛地区情报组的负责人,而泰丰商行则是一个情报“枢纽”,蒋介石的调兵部署、国民党军队从青岛撤退时间等重要情报均是从这里送到解放区……

    荏苒60载悄然走过。记者近日如约来到了位于市南区洪泽湖路的刘萍老人家。这位刚和串门邻居唠完嗑的86岁的和蔼老人,和记者娓娓讲起了那段出生入死的岁月。

    龙口小伙扮成“资本家”

    62年前,25岁的龙口青年刘纯贤,得到了一个特别的任务,党组织要派他前往尚未解放的青岛,“投奔”当时担任国民党十一绥靖区军法处处长的同族叔叔刘竹南。此后,他又通过曾祖母在青岛经商的外甥徐福五(济宁路洪丰商行经理)和徐镇北(即墨路东祥泰经理)的帮助,寄宿于洪丰商行,也正是在洪丰商行工作其间,刘纯贤结识了许多上层社会人物,为自己开展工作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徐福五的帮助,刘纯贤于1948年10月底成立了独立办公的泰丰商行,商行设在今天的平原路27号。他告诉记者,商行开业后,生意很红火。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资本家”为我军解放青岛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

    “一次交通员在传递我经手搞到的情报时出了点差错,把情报弄丢了,但情报上有刘纯贤的注脚‘贤’字。一旦情报落到敌人手里后果将不堪设想。”刘老告诉记者,后来他发现周围人名字中带萍的很多,就将名字改成刘萍,取“浮萍飘摇无根”之意。“现在许多人初次听说我这个名字都会以为我是个女的,其实这是因为地下工作需要而改的。”刘萍笑着说道。

    多把“尖刀”插在敌人心脏

    “1948年冬,胶东区党委统战部青岛工作委员会为开展情报工作,成立了一个以我为基干的情报组。我们这个组一直坚持战斗到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说起情报战,刘老先生和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刘萍工作组是胶东地区比较健全的地下组织。”刘萍老人告诉记者,他们15名成员分别打入了国民党国防部联合后方勤务总司令部青岛水陆军运办事处(简称军运办事处)、第十一绥靖区军法处、青岛市警察局等要害部门。

    “我们获取情报可谓‘各显神通’”。刘萍告诉记者,工作组成员之一张永年的公开身份是军运办事处的勤务员。当时国民党兵监总监青岛第九分监部有直通南京国民党中央的电台。这部电台负责长江以北及华北地区国民党与南京的联系,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期间,蒋介石的亲笔手谕和机密代电等,均由这部电台接收后,翻译成文,然后由张永年分发给驻青岛的十一绥靖区司令部、警备司令部、国防部二厅山东督导站和中统、军统等驻青特务机构。

    “张永年每天都会按时将这些机要电文先拐个弯送到平原路27号。”刘萍介绍说,情报组另一名成员刘宵飞在十一绥靖区军法处任上士文书,能把看到的有用文件带出来。刘志扬是军运办事处的司机,借给处长出车之际,能获得不少秘密情报。

    “紧急时刻我们干脆用明码发报”

    “在那种白色恐怖的年代,每一次情报的获取和传送,我们都默默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

    “一刻钟内,开封、密写、拍照、密封……”刘萍表情严肃地对记者说道。张永年送来的电报,密级大,时间性强,必须以极快的速度传递。稍有疏忽,拖延了时间,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和审查。他加快语速说道:“每次见面只有15分钟,期间我要将火漆封口的信封打开将文件抄下来,然后再按原样封好。”

    刘萍介绍说,开始时他会将一个蒸汽炉提前烧好,用蒸汽将信封上的浆糊化开。随着后来文件的增多,他出钱给张永年买了一辆自行车以减少在路上的时间,同时让他在封信封时多涂浆糊,这样文件在送到时浆糊还没有完全干,很容易就能打开,然后再按原样封好送出。“有时文件太多,就几个人分头誊写,然后还原封好。”

    “搜集来的情报需要闯过敌人的层层封锁传递到解放区。”刘萍说,“我们的交通员一个星期要跑三个来回,送情报的路程有100来里地,有的时候,骑车都把屁股磨破了,有的交通员还被国民党打断过膀子。”临近大战,敌人的封锁越来越紧,越过封锁线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平时我们都把软纸捻成条,藏在大褂前的钥匙包里面。”此后,为了把重要情报及时送出,胶东区委还为情报组配备了电台。“进入紧张阶段时,由于情报数量大,任务重,来不及用密码组稿,我们就干脆用明码发报。”刘萍告诉记者。

    到底传回了多少情报,刘老先生说难以计数,但是重要的情报他还是牢记在心:比如,平津战役中天津吃紧后,蒋介石接到陈长捷求救派船接运的情报;华北“剿总”第9兵团中将司令石觉的炮兵师大炮隐藏在什么地方,从哪个港口外运;秦皇岛蒋军南运的情报;蒋介石下令东北、华北之整编嫡系部队限1948年11月15日前,南撤长江两岸的情报;国民党军队在沙子口的码头建设情况;青岛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撤退的情报……(贾峰)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扫盲,终生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