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30,市北区“民情在线”准时上线,此次的接线员是市北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主要领导。据悉,此后8个工作日内,市北区将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访谈活动,区委常委将
“民情在线”是市北区有效整合视频会议、即时通讯等技术打造的国内首个通过音视频方式倾听民意、受理投诉的网上行政服务平台。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北区牢固树立“发展为民、发展惠民”的思想,把关心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先后投资20多亿元,实施了“民生创业、民生安居、民生修缮、民生救助、民情在线”等五大民生工程,使居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富裕,幸福感不断提升。
群众安居先于一切
群众安居才能乐业。市北区大力实施民生安居工程,2008年以来,为困难居民积极筹措廉租房源1113套,先后解决了1万户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为解群众之忧,市北区从去年开始,筹措2300多万元对辖区筒子楼进行维修,受益居民达4000多户。
市北区还加大特色街区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政府投资让臭了多年的水沟变成了百姓的健身园。看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谁能不高兴?”刘秉成老人道出了特色街周边居民的心声。
据悉,市北区今年将新建红酒坊、德国风情街、世界旅舍等特色街,它们将与已建成的12条特色街区组成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特色街群。此外,市北区还斥资2亿元综合整治海泊河,使其成为一条民生河、经济河、景观河。
“特色街区的建设,促进了城区经济的繁荣,优化了城区发展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市北区委书记王建祥说,“百姓满意才是最高的荣誉。”
亲情救助温暖人心
市北区在全国率先建立的“困难家庭民生指数评估体系”,是动态掌握全区6100户困难家庭生活状况的“指南”。该体系实现了教育、卫生、民政、住房、劳动等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数据共享,构建起区、街、居三级数据网络,有效增强了帮扶针对性和有效性。2008年以来,实施低保救助6562户、临时救助1937户、医疗救助302人,资助800余名困难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作为市北区民生救助工程的重要举措,3月19日,市北区出台《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向辖区内的2000多名失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伸出援手。
根据意见,今年,市北区将坚持政府帮助、社会扶助、亲情协助、有为自助的“四助”原则,建立就业、创业、实践、见习、培训五大基地,设立634万元的就业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创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同时,500多名处级及处级以上干部集体行动,启动“亲情协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活动。
创业帮扶促进致富
据统计,市北区就业困难人员近2万人。为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市北区以创业带动就业,变“输血”帮扶为“造血”帮扶,全面启动“民生创业工程”。
从西端的胶州路到东端的浮山后,市北区沿线建成了10个民生夜市、6处民生市场,主要是帮扶低保和低收入家庭创业致富。华灯初上,蜿蜒12.5公里的商贸长廊,呈现出“十里商贸长廊,万家创业灯火”的多赢局面。
这几天,新华锦民生创业园正在整修,近期将正式开园。“这里是零门槛的,让我看到了就业的希望。”前来打探消息的王兴和告诉记者,该园区将免费为低保困难家庭及失业人员提供经营场所,为未就业的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逐步形成以创业培训、生产加工、商品交易、现代物流、餐饮服务等项目为主体的服务产业体系。(张华 李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