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抵制网络低俗之风
·名医访谈: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
·45万元现金大奖征集创意作品
·新闻网全程播报白血病新娘病房婚礼
新闻中心>专题>时政类> 正文 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市南2008:亮点纷呈 精彩无限 ——市南区十大关键词系列报道(上)
 

青岛新闻网 2009-01-19 11:03:00 青岛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2008年,市南区以实现“四个率先”发展为动力,以打造经济结构最优、城区环境最美、居民素质最高、社会秩序最好、发展潜质最大的首善之区为目标,按照“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策的强引力,提高服务的高效能,提高民生的大改善;优化环境保障,强化组织保障”的工作思路,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
的举措,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区委、区政府提出要打造“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桥头堡,明确了发展方向;实施优化城区新环境工程,彻底改善了城区面貌;顺利举办奥帆赛、残奥帆赛,推动了市南向国际化、现代化城区的转型;在东部和西部城区旧城片区“破旧立新”,加快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百姓生活的步伐……这些,都是市南区2008年独特而靓丽的风景。

    窥一斑而知全貌。在这里,编者选取了十个关键词来盘点2008年的市南,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呈现给读者。通过它们,您能够看到市南正在发生的变化,听到市南前行的脚步,感受到市南蓬勃有力的脉动;读懂它们,就读懂了2008年的市南。

    关键词:奥帆赛综合保障——帆船之都的新名片

    事件:2008年,市南区把全力做好奥帆赛残奥帆赛综合保障工作作为全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青岛市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残奥帆赛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南区已成为青岛这座帆船之都最为靓丽的名片。

    点评:市南,作为青岛的核心城区和奥帆赛的举办地,如今借助奥运,又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2008年,为迎接奥帆盛会,市南区细化并完善安保措施,实施社会面无缝隙监控,营造了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积极推进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制定了人文奥运“10+1”方案,广泛开展群众性迎奥活动,营造了欢乐热烈的迎奥氛围,体现了传统特色,彰显了文明开放的城区新形象,使人文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素质教育渗透到千家万户,广大居民的东道主意识不断增强;加大城市景观建设和环境优化投入力度,确保城市运行平稳有序;完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加大监管检查力度,实现了赛事期间食品卫生百分百安全;扎实组织奥运志愿者服务工作,奥帆赛志愿者占全市总数的60%,残奥帆赛志愿者占全市的80%,为赛事创造了温馨的志愿服务环境。

    2008年6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浒苔灾害,市南区上下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科学调配人员设备,积极投入到全市抗击浒苔的战斗中,累计出动人员11万余人次,机械设备9千余车次,清理浒苔18万余吨;与此同时,市南区委、区政府积极做好近万名部队官兵的后勤保障工作,多次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广大干部群众表现出了极大的拥军热情,与部队官兵心连心、同呼吸,共筑钢铁防线,奏响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时代凯歌。

    奥运圣火青岛站传递路线80%在市南,残奥圣火传递路线则全部在市南。为此,市南区科学周密部署、认真细致开展工作,扎实做好10万名观众的组织调度和区域安保工作。观众以高昂的热情、有序的行为向世人展示了岛城人民的文明素质和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优化城区新环境——提升城区形象的新举措

    事件:为向世界展现一个靓丽的市南,确保比赛期间城区环境干净整洁、井然有序,2008年3月起,市南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优化市南新环境”的专项活动。

    点评:市南区树立了“打造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围绕实现城区“路要平、灯要明、树有型、绿色浓、墙面新、角落净、山头美、海水清、广告规范、色泽鲜明、广场庭院如客厅”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通过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建设一个富有特色、个性鲜明、魅力独特的国际化城区。整个活动期间,圆满完成道路翻修保洁、居民庭院整治、山头公园美化亮化、门头字号统一规范等38项任务,共种植灌木25万株,粉刷房屋600栋,硬化居民庭院540余个,清运垃圾12000余吨,使市南区成为洁净美观、和谐有序、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花园式城区。

    优化市南新环境既是一项环境提升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同时又是提升居民综合素质和城区文明水平的重大举措,并建立健全了城区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其最终目的是大幅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品质,真正为民众谋福利、增福祉。

    曾有一位社区居民写信反映,鲁迅公园外面有一排高高的铁栅栏挡住了人们看海的视线。市南区接到来信后,立即拆除了长达700余米的铁栅栏,栽上了一排小矮松。现在行人经过鲁迅公园时,可以透过小矮松看到大海的美丽风景。市南区拆除的是铁栅栏,表明的是对外开放的心态,体现的是政府倾听民意、关注民生、解放思想的理念。“优化市南新环境”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市南区委书记李学海说:“只有环境好了,我们住着才舒心,工作起来才顺心,发展起来才有信心。优化城区新环境的最终目的是要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还要提升居民素质。要形成人人爱劳动、家家爱护环境的良性循环,让居民真正认识到,创造温馨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为了居民,惠及居民,这是硬道理。“惠民”不单要惠民以实,更要惠及长久。打造城区新环境以及采取的种种惠民措施,不是只给市民以短暂的惊喜,而更应成为一个区域谋求改革与发展的新契机,一个更新政府管理理念、提升公共服务品质的新起点。市南区建立了一套打造城区新环境长效机制,为未来发展创造出更好的“软环境”和“硬条件”。

    关键词:桥头堡——市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定位

    事件:2008年,市南区提出要成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桥头堡。

    点评:何谓桥头堡?桥头堡是陆桥经济研究中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重要概念,是融国际运输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国际商贸中心。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发展战略指引下,市南区委、区政府在经过深刻而理性的思考后意识到,在风生水起的拥湾浪潮中,市南区担负着全新的历史使命——通过强化主城区的辐射功能,将市南区打造成“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桥头堡,以全新的姿态傲立于胶州湾头。

    作为青岛最具代表性的老城区,市南区有着美丽的自然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以及日益提高的城区核心竞争力,夯实了市南区的主城依托地位。市南区提出“桥头堡”这一目标,不仅是对自身得天独厚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的深度思考,更是一个极具责任和使命意味的全新谋划,在环湾发展浪潮中,市南区理应有着如此的气度和视野。

    西部老城区具备得天独厚的海岸优势,市南区因此确立了“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创新国际航运服务发展模式,通过合理布局,集中优势将其打造成青岛国际航运服务区”的发展思路。面对这一蔚为壮观的远景,市南区谋时而动,抓住契机,统筹实施旧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建设,力图促进旧城拆迁改造与群众生活改善、区域经济发展、城区环境优化的同步提升,促进西部城区的新一轮产业复兴。

    西部云南路片区改造已临近尾声,火车站周边旧城改造工程正加快推进,中山路街区旅游商贸业也悄然复兴,一个崭新的国际化、生态型、花园式的市南西部新城区正脱颖而出。以整个西部城区的形象再造、功能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为起点,以打造港航经济为主,集旅游观光、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青岛国际航运服务区为目标,市南区正朝着“桥头堡”的壮丽宏图迈进。

    关键词:旧城改造——造福百姓的新工程

    事件:2008年,火车站周边区域旧城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西部旧城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东部城区拆迁改造的大幕也渐次拉开。

    点评:云南路改造项目主体封顶,居民明年即可回迁;青岛国际航运服务区建设暨火车站周边区域旧城改造工程破土动工,西部旧城改造已进入高潮;泰州路地块完成项目招拍挂,燕儿岛路国际金融聚集区地块拆迁工作正式启动,吹响了东部旧城改造的集结号。

    在这些破旧立新的大动作中,市南区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旧城改造的指导思想,以“改善民生,造福百姓”作为旧城改造的根本出发点,坚持“感情贴近群众,政策激励群众,利益惠及群众,干事为了群众”的理念,强化政策透明度,真正让群众在拆迁中得实惠。拆迁改造过程中,市南区相关工作人员日夜奋战在一线,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听取回迁居民意见,政策宣传及时到位,科学设计、认真施工,确保了拆迁建设和谐有序。同时,作为城市核心区,市南区在旧城改造中不断提高产业载体的建设规模和档次,加快产业发展、推动国际化新城区建设;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等配套工程,积极改善周边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实施旧城改造,改出一片新城区、改出一片新业态、改出一片新景观。

    在2008年全市住房工作会议上确定的2009年12个旧城改造项目中,市南区占了其中的7席。市南区旧城区、旧住宅区改造、重大项目拆迁将惠及居民1.5万余户,火车站、中山路商圈将重新焕发青春,燕儿岛路改造将为我市再增一处重要的高端商业金融区。一个国际化、花园式、生态型、魅力独特的新城区指日可待。

    关键词:中山路老街里——西部老城区复兴的新标志

    事件:2008年,中山路主街区的环境整治行动全面完成,德式建筑风貌恢复程度达到历史空前。众多本地与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寻找那消散已久的老街里味道。

    点评:中山路曾经是青岛最著名的商贸聚集地,但随着青岛市经济中心的东移,中山路的人气也逐渐黯淡下来。为使中山路重新焕发活力,市南区依托这一街区山、海、城为一体的独特自然条件,对其功能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实施中山路老街里的改造工程。

    市南区区长、中山路商业(旅游)区改造指挥部总指挥万建忠说:“通过街区整修、置换安置和特色产业培植导入三大手段,加快建设河南路外贸休闲服饰街、黄岛路市井文化商业街、浙江路德式风情街、劈柴院地方民俗文化特色老院子,努力打造一个集旅游、购物、餐饮、娱乐、居住、商务功能齐备,兼顾本地人群和游客的中高档次特色商业旅游街区。”按照改造规划,2006年-2008年完成中山路主街区环境整治和里院功能置换安置试点工作;2008年-2010年完成全部公益设施建设,同时完成黄岛路沿街10个里院的功能置换;2011年完成产业发展布局,使街区内日均客流量达到20万人以上。

    中山路的复兴是一个过程,对老建筑风貌保护性修复为这条路开辟了产业发展的新天地。中山路商业(旅游)区改造指挥部经过调查发现,目前百盛、如意大厦、鲁邦大厦等写字楼的平均日租金由去年每平方米1.6元涨到今年的2.2元。中山路上店铺的平均日租金由2007年的6元涨到2008年的10元左右。2008年,中山路街区新开有一定规模的餐饮店60余家、宾馆10家、娱乐场所2家。位于街区内的各家银行储蓄网点的存款和骨干商家零售额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以上,储蓄网点对公企业的开户数量增长15%。

    中山路旅游商贸区域的复兴,是市南区复兴西部老城区,打造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序曲;改造后的中山路老街里,更是青岛历史与未来完美的约会点。 文/本报通讯员 王 哲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