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抵制网络低俗之风
·名医访谈: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
·45万元现金大奖征集创意作品
·新闻网全程播报白血病新娘病房婚礼
新闻中心>专题>时政类> 正文 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市南2008:亮点纷呈 精彩无限 市南区十大关键词系列报道(下)
 

青岛新闻网 2009-01-19 11:01:15 青岛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社区医疗改革为普通百姓带来巨大实惠

    关键词:金融生态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新招牌

    事件:2008年11月2日,“中国金融生态县(区\市)”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揭晓,市南区从全国124个金融生态县(区\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

    点评:“金融生态”主要指金融发展运行中所需要依赖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甚至包括城区环境等。在
一个城市的发展中,“金融生态”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金融业是城市经济的血脉,而金融生态则是城市竞争力的宏观体现。

    2008年,市南区按照“空间有限、发展无限”的发展理念,确立“金融先行”的发展战略和立足青岛、辐射山东半岛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协调、服务、落实、推进”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改善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内生机制和外部环境,加快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据统计,2008年,市南区全区分行分公司级金融单位总数达71家,占全市总数的96%;金融营业机构200余家,金融营业人员占全市的60%;山东省现有11家外资银行全部集中在市南区。中国人民银行、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等金融管理机构也汇集于此,市南,已成为青岛市金融业发展的核心区域。

    下一步,市南区将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打造以金融业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积极吸引国际国内知名金融机构来市南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并鼓励原有驻区外资金融机构升级,扩大业务范围;同时加强金融发展载体建设,把旧城改造作为拓展优化金融服务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加大金融区的规划发展力度,实现由点状单一商务楼宇开发向楼宇集群模式开发转变,建设城市综合体。到2012年,力争金融机构达到10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存贷款规模分别达到3000亿元和2500亿元左右,让“中国金融生态区”成为市南区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

    关键词:双向转诊·收支两条线——社区医疗制度改革的新探索

    事件:2008年,市南区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把12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区属医院剥离,由区卫生行政部门新成立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对其进行全面管理。该项改革旨在剔除社区卫生机构的逐利性,确保其公益性质,这种尝试在青岛市尚属首次。

    点评:实施“双向转诊”制度,就是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与区域大医院分工合作、分级医疗、优势互补,让社区居民群众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大病则转向二级以上的大医院;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再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格局。

    医疗是关系百姓民生的重点问题。收支两条线制度的建立,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居民就医成本得到大幅降低,减轻了老百姓医疗费用产生的压力,使医疗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断和康复服务的水平,使广大社区居民群众在双向转诊中成为真正受益的群体。

    坚持“以人为本”,不光是一句口号,更是市南区委、区政府全部工作所遵循的不二原则。“双向转诊+收支两条线”制度之所以被社区居民所称赞,就因为它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大问题,让老百姓“病有所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市南区医疗资源的运转与配置将更加合理,百姓的就医渠道会更加顺畅。

    关键词:四型社区——社区建设的新模式

    事件:2008年,市南区委、区政府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新模式:打造“文明,生态,和谐,康乐”的四型社区。

    点评:市南区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夯实社区的基础地位,积极开展“文明,生态,和谐,康乐”四型社区创建活动。在创建过程中,市南区采取的每一项措施,举办的每一项活动都渗透着拳拳民生情,一个个温馨美好的社区家园在市南区遍地开花。

    文明社区的建设就是引导社区居民形成文明知礼的习惯,形成文明的社区风气。为此,市南区举行了大规模文明宣讲活动,深入社区为老百姓就文明意识、文明礼仪开展鲜活生动、深入浅出的讲解,居民也自发组织起来在各社区成立文明巡访队,目前已经有78支文明巡访队伍活跃在市南区的各个社区,文明之风吹遍了市南的大街小巷。

    “生态社区”的建设就是打造一个优美的环境让居民共享。“环境也是生产力!”在优美的环境中,人们感觉心情舒畅,学习工作也会更有效率。为创建生态社区,市南区划拨专项经费用于环境整治: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生态楼院建设;投资1200余万元对54处背街小巷进行整治;投资80万元,对辖区内10个街道办事处1212座楼2236个单元安装14668盏感应灯;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显著增强;居民自发行动起来回收废旧电池;积极使用节能灯、环保购物袋。同时,市南区环境优化工程也开展得轰轰烈烈,达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路要平、灯要明、树有型、绿色浓、墙面新、角落净、山头美、海水清、广告规范、色泽鲜明、广场庭院如客厅”的要求。

    “康乐社区”的建设,就要让市南区的每一个社区都有可供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市南区秉承“让广大社区居民走出家门,就进健身场”的理念,每年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购买、维修、更换全区健身器材。2008年,市南区投资100余万元,在各社区建立了10处“奥运健身苑”,为居民“健身迎奥运”提供了极大方便。居民生活的康乐,少不了载歌载舞。市南区思索多种途径为老百姓“找乐子”,78个社区的3万余名居民、学生常年参加健身秧歌、体育舞蹈、太极拳、花样跳绳、健身舞、抖空竹、街舞等活动,社区生活热热闹闹,一派其乐融融的康乐景象!

    “和谐社区”的建设就是要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社区的每一位居民在日常的工作、教育、居住、养老、医疗等各个方面都无忧无虑。”这是市南区在和谐社区建设中不变的追求。市南区出台多项措施保障残疾人、低保等困难群体的生活;为失业人员搭建就业桥梁,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这些措施完善了社区的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社区功能明显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市南区和谐社区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均衡教育——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步伐

    事件:2008年,市南区人民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签订协议,延揽两处教育精英,使青岛24中成为华东师范大学青岛实验中学,青岛57中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外国语实验学校,令优质教育资源向东西双向延伸。

    点评:市南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聚集在中部地区,但是这一持续多年的现象却在2008年悄然改变。城区建设的不断提速为区域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新目标,以东部的青岛57中为例,2008年该校初一新生为352人,2007年只有268人,生源的良性流动真实地折射出教育取向之变,也是市南区成功创造可再生优质教育资源的缩影。

    针对各校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量比例不均衡的问题,市南区以市级骨干教师的流动为切入点,深入实施“五个校园”建设,启动了优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90%新引进教师分配到“发展中学校”任教;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入了资金2600万元,完成24中教学楼改造和51中风雨操场等工程。特别是侵占大学路小学校园校舍长达7年之久的事件得到根本解决,教育资源实现了全面均衡发展,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市南区教体局负责人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通过缩小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差距,使所有的学校得到均衡发展,使每个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是那些身体上有缺陷、心理上有障碍、学业上有困难、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保护他们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要让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才能保证他们日后拥有同样的机会。”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声。下一步,市南区将继续遵循“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宗旨,继续坚持“均衡教育为首、走内涵发展之路、打造一流教育强区”的发展思路,着眼于区域教育的高平台均衡发展,从财力、物力、人力、政策、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给予教育事业更大的关注和支持,力争在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创出自己的模式,让区域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个孩子。

    关键词:百家文化餐饮名店——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新突破

    事件:2008年8月,市南区在全区餐饮行业开展了 “文化餐饮名店”评比活动,100家别具特色的餐饮名店从1300余家餐饮企业中脱颖而出,被授予“百家文化餐饮名店”的荣誉称号。

    点评:奥帆赛期间,以餐饮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市南区借此契机,秉承“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突出‘新、活、多’”的发展思路,着眼于弘扬市南区饮食文化和实施餐饮业品牌战略,着力于推进餐饮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打造‘文化餐饮名店’既不是一个噱头,也不是空谈,而是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通过餐饮企业的努力,实实在在地打造出青岛自己的餐饮品牌,这是历史赋予市南的责任。”市南区委书记李学海表示,“我们这次评选的意义就在于,让来青岛的每个人永远记住在市南这顿饭。”

    2008年,市南区致力于将“旅游看奥帆,美食在市南”这句口号变成一个个响当当的餐饮品牌。不同饮食文化的融合能提升一个区域餐饮企业的产业品质,最终带动的是人流与知名度的共同攀升。

    “百家文化餐饮名店”评选活动仅仅是掀开了餐饮业良性竞争与规范的一角,它更多地展现了政府为民谋福的决心和魄力。据了解,市南区为加强对“文化餐饮名店”的动态管理,规范其经营行为,强化名店自律机制,树立名店的诚信形象,还专门出台了《“文化餐饮名店”管理办法》,对获得“文化餐饮名店”称号的企业实行年度复核制,采取聘请义务监督员,发放监督卡等方式,进行明查暗访,实行动态管理。

    进一步提升餐饮业综合创新能力、挖掘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内涵、提高市南区餐饮行业总体服务质量、全力打造“放心消费在市南”餐饮品牌,这个最终目标十分清晰,在这条路上,市南已经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

    文/本报通讯员 王 哲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