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教育类> 网上父母学堂> 家教动态 > 正文

王翠珍:让孩子走适合自己的路

1
青岛新闻网 2007-05-31 16:43:59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我叫王翠珍,是青岛市立医院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女儿辛洁今年19岁,毕业于青岛外事服务学校,现在一家韩国旅游公司驻青办事处工作。2003年全市中考时,她的总成绩高于青岛二中,但她却报考了职业学校。很多人不理解,因为青岛二中是全市最好的学校,将来考大学也不成问题。可我从没后悔,因为这是女儿自己选择的一条路,事实也证明,这是一条适合她的道路。女儿现在发展得很好,在校期间,她提前一年修完了职高阶段的全部课

程,并取得了自考专科和本科的毕业证书,曾获得“山东省三好学生”“青岛市三好学生”和“青岛市文明学生”等荣誉称号。

女儿小的时候,我看过许多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学会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首先,我从不娇惯孩子,因为我认为,孩子终究是要踏上社会的,只有从小锻炼独立能力,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独挡一面。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就让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决不代劳。从学穿衣、吃饭,到上学后自己整理书包,女儿都是同龄孩子中最早会做的。记得女儿长了牙,能坐会吃饭的时候,我就把勺子放在碗里,让她学会自己用勺子。于是,当幼儿园的小朋友饿着肚子等阿姨喂饭的时候,女儿早已吃饱喝足了。女儿上三年级的时候,我让孩子尝试做一星期的小主人。我给女儿一些钱,让她负责家里一周的伙食费,还嘱咐她一定要合理的花,别到了最后让家里断了伙食。女儿开始兴致勃勃,一放学就跑到菜市场,大包小包地买。果然,没到周末,女儿就可怜巴巴地跟我说,我们还是要“断粮”了。这一次,给她的感触很深,让她知道了持家的不易。这些细节的培养,为她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女儿上小学后,我注意培养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仅仅盯着女儿的考试分数不放。从女儿成为小学生的那天起,我们要求她放学回家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做作业,然后才能玩耍,用了一年的时间,帮她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并且一坚持就是十二年。在学业上,我对女儿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她按时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了,从不要求女儿考试非要得满分。上初中后,女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班长,首批入了团,在学习上似乎开了窍,知道该怎么学习怎么考试,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知道,她不是特别聪明的孩子,能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同事们常问我,你女儿是怎么学习的,我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并不是有意隐瞒,只是对女儿的学习很少过问罢了。我从不强迫她一定要考第几,反而常常劝她不要熬夜熬坏身体。我们也从没给她制定过周密的学习计划,让她一定要考名牌大学。因为我觉得,学习这东西强求不来,是这块料很好,不是这块料也总能有发光的地方。我相信老师们,都会把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孩子,我也相信好强的女儿自己知道该怎么学习。记得初三那年,学校给级部前四十名的同学开了辅导班,每周六、周日上课,女儿接到通知后坚决不去。我劝她去听听,她说,上了一周的课,只有周末能把学过的东西复习复习,参加辅导接触难点固然好,但基础知识更重要。我听后,觉得有道理,也不强求她。事实证明,我的放手让女儿拥有了更自由的空间,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可以自由地翱翔,同时也使她变得更加独立。

2003年,女儿面临了人生路口的第一个选择:是选择上高中考大学,还是选择职业学校早就业。家长们通常希望把孩子送进大学门,这样自己脸上也有光彩。当然,我也不例外。但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质,让孩子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去走,便更能挖掘出孩子存在的潜能。而且,在将来的道路上,孩子会面临更多的选择,所以我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认为这种事应该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很长一段时间,女儿在这两个选择之间踌躇着,徘徊着。孩子心里着急,我看在眼里,于是,我就常常拉着女儿坐下来谈。我知道,女儿自学能力强,擅文不擅理,对于死记硬背的知识需要大量时间来消化,并且学习时需要独处的空间。这些特点是女儿就读重点高中的劣势,但如果就读职业高中,情况就有利的多。女儿在完成正常学业的基础上,还会有许多时间进行自修,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同样可以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所以报考时,我并没有反对考职校的意向,反而陪着孩子去考察了两所比较有名的职业学校。再三斟酌后,我们尊重了女儿的选择,同意她报考职校,得到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女儿非常高兴。虽然职高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但女儿还是一如既往的用心复习。中考时,以高于青岛二中录取分数线25分的优异成绩报考了青岛外事服务学校。

女儿的选择令很多人感到诧异:分数很高,却没有报考有名的高中,而是进了职业学校。当时青岛市教育局还专门召开了会议,决定为女儿和另一位成绩也很优异的学生提供特殊政策:可以改报青岛二中。在优惠的条件下,女儿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坚持到青岛外事服务学校报到,成了职高校园的一分子。作为父母,我们惟有尊重并相信女儿的选择,才是给予女儿的最大鼓励。2003年8月,我们一家人参加了青岛电视台《对话》节目的录制。在大家的质疑声中,女儿坦然地说自己选择职业高中是选择了一条挑战自我、磨练自己意志的艰难道路。女儿的话得到了同时参加节目的一位旅美华侨的高度评价,她对女儿说:你很幸运,有着非常开明的父母。

进入外事服务学校后,女儿把新的环境当作人生的新起点,不断挑战自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女儿担任了班长,不但协助老师管理好班内事务,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看到她每天忙碌又充实的生活着,我更加相信考职校并不是个糟糕的选择。2004年,校领导破例让女儿提前一年参加结业会并参加了导游员资格考试,女儿均以优异的成绩度过了这些难关。在职校的日子里,女儿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和本科阶段的学习。她白天去学校上课,晚上回家看自考课本。记得是2004年的秋天,女儿9月中旬有全国计算机考试,下旬有公共英语三级的考试,10月有3门自考科目,11月初还要参加全国导游员考试。那段时间,她特别辛苦,有时累极了就抱着书趴在桌上睡着了。我时常劝她,别那么拼命,一次考不过再考一次也没关系。可女儿还是按照她的步子来,最终女儿的付出都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参加的考试全部顺利通过。当女儿捧着自考专科和本科的毕业证给我看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骄傲和自豪。比起那些耀人眼目的成绩,我更欣赏女儿骨子里对于人生的执着追求。

作为母亲,我用一颗平常的心爱着我的女儿。我希望她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能用她喜欢并且适合她的方式积极地生活。我并不奢求她能腰缠万贯,也不奢求她能高官厚禄,我只希望我的女儿能够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有用的人。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王燕:每个孩子都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