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教育类> 网上父母学堂> 家教动态 > 正文

何绍红:敲开耶鲁大学之门

1
青岛新闻网 2007-05-31 16:43:59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我叫何绍红,在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工作。2006年,我的儿子甄欢以托福考试670分(满分为677分),写作(TWE)6分满分的好成绩,被美国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同年山东省唯一一名被录取的考生。很多人问我,你的儿子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有什么过人之处?其实,他并没有什么天生的过人之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方法,我总结成五个法宝:一是扎实的外语功底,二是渊博的知识储备,三是丰富的社会实

践经验,四是超强的独立能力,五是顽强的拼搏进取精神。这些法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它扎根于生活、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来自于我们做父母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 

法宝一:培养兴趣  打好外语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的儿子是从小学五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的,而且最初他的成绩并不好。记得第一次开家长会,班主任对我们几个家长说,你们这几个孩子是转学过来的,以前没学过英语,肯定跟不上学习进度,需要抓紧补习。从那时起,我和丈夫就在家中为儿子办起了家庭课堂,最首要的就是帮助儿子建立学英语的兴趣。我们从书店买来英文歌曲、英文杂志等图文并茂能抓住孩子兴奋点的英文资料,并告诉他,英语是了解世界的窗口,学好英语可以将未来的人生舞台大大拓宽,而且年龄越大学英语越难,学英语特别应重视听说和读写的同步训练,不能学成哑巴英语。在我们的启发下,儿子渐渐喜欢上了英语,除完成其它功课外,每天他都会拿出时间多学一些英语。六年级开始,可能是入了门的缘故,儿子的英语进步非常快,为了进一步提高儿子的英语水平,我们鼓励儿子去英语角进行口语和听力训练。在网络、图像、音乐的配合下,儿子从没感觉学习英语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反而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有动力。他给自己的英语学习定了计划,每学期、每学年都有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初中毕业,儿子就能轻松浏览英文杂志、进行英语会话,并且能够看懂西方原著、听懂cctv-9的英语节目了,当我看到儿子的英语水平一天天提高时,我的内心无比欣慰。扎实的英语功底,是儿子成功迈向耶鲁的敲门砖。 

法宝二:读万卷书  拓宽知识面  

甄欢从小就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兴趣,从懂得听故事起,只要我回到家,他就会拿本图书缠着让我给他讲故事、念儿歌,我总是非常耐心地讲,他也总是百听不厌。后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就为孩子买来四大名著、人物传记、军事知识等书籍。现在想来,就是这些不经意的故事、儿歌、课外读物开启了儿子遨游知识海洋的大门。我和丈夫还非常注重和儿子的沟通交流,遵循“遇物则诲”的原则,比如在带儿子外出的途中,吃完饭散步的路上,我们就会结合看到的事物提问儿子,拓宽他的知识面。儿子无论功课再忙,放学一回家就坐下看当天报刊,按时收看电视中《面对面》《大家》等谈话类节目。每当这时,我们就会和儿子谈谈电视及报刊上发生的事情,例如谈到电视上的大家名人,我们就会从这个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谈开,一方面使他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儿子上初中后,我们尽量多创造机会带他到北京、上海等地旅游,使他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儿子回忆说,耶鲁大学面试题对知识面和思维能力的考察最为集中,考官非常睿智、博学,对考生知识面和阅读的广度、深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交流的话题也非常社会化,如:对比青岛和大连的城市发展模式,谈各大城市的城市规划等。很多时候考官会专门站在问题的对立面,通过辩论,考察考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活跃程度。儿子能从容应对面试,关键在于日常生活的积累和总结。 

法宝三:参与实践 积累社会经验 

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美国大学录取考察的重要内容,它们更加注重学生对社会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年来,我和丈夫一直遵循“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带孩子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在青岛录制倪萍与英国老人詹姆斯关于返还青岛水族馆“龙牙”的聊天节目,要求报名参加的观众嘉宾就此事写一篇评论。在我的鼓励下,儿子用英语写了一篇文章寄给电视台,也就是凭借这篇文章,我和儿子作为嘉宾参加了这期节目,第一次尝试的成功使得儿子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儿子上初一时,大型益智娱乐节目《智者为王》在青岛招募“智者”,我再一次鼓励儿子报了名,并带儿子去青岛电视台参加了面试,儿子和其他十几个成人分在一起参加考试,在知识性考试中他得了满分,但由于年龄太小,在其他方面表现还不够成熟,最后未能被选上参加节目的正式录制。但通过这次实践,使他对成功和失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加真切地体会了生活的真谛。在公共场合,我们会教育儿子尊老爱幼、严格遵守文明礼仪;双休日,我们会经常带儿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社区服务的志愿者。在我们看来,让儿子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不会耽误他的学习,反而对学习是个促进,因为学习不是孤立的。正是这些经历使得儿子在耶鲁大学的面试中沉着冷静,应对自如,更胜一筹。 

法宝四:大胆放手  练就独立能力   

我和丈夫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他的独立处事能力,我们常常告诉他这样一句话: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我们有意识地让他自己带钥匙回家,自己洗衣服、刷碗,放手让他在暑假和同学一起出门到外地旅游,不仅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细细想来,让儿子从小受些磨砺并不是坏事,只会让他更成熟、更有竞争力。在申请学校的过程中,他的独立能力得到了最有效地发挥。争取奖学金到美国名校读大学,就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作为母亲,我虽然舍不得,但我支持儿子,因为我觉得他很勇敢、很有主见。他利用晚上时间,自己在网上搜索信息,准备标准化考试,应对大量申请工作。还多次独自一人坐长途汽车和火车到上海或北京,找到指定的宾馆或地点参加美国各大学的面试,从没出过一次差错。 

法宝五:以苦为乐  敢于拼搏进取 

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精神是任何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经常给儿子讲励志故事,并把自己的奋斗经历讲给他听,告诉他吃苦也是人生的财富。我们从不娇惯儿子,一家三口旅游爬山的时候,故意不做缆车,并让儿子背着包,锻炼他的坚韧毅力,使他逐渐养成能吃苦、能拼搏的精神,这在最后申请学校的过程中表现地十分突出。回忆起申请学校的那段日子,我和儿子直到现在还会神经紧张,因为美国与中国的时差颠倒,很多申请工作都要晚上去做。大约有四个多月的时间,儿子白天在学校坚持课程学习,晚上回家挑灯夜战,写申请论文、准备各种材料,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我曾经陪着儿子两天两夜没合眼。但儿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了他的人生的理想,从没叫过苦、也没喊过累。

记得儿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起跑线上的领先并不重要,关键是在整个人生长跑过程中要成为真正的智者。我祝愿我的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能走得更好更远。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教育孩子的体会,我感到很有意义,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谢谢大家。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下一篇:王燕:每个孩子都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