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学打造“131”校本课程体系 做学生多元成长的“营养师”

    巴蜀中学选修课程:创客·沙画 巴蜀中学供图 华龙网发

  巴蜀中学选修课程:俊朗少年训练营(击剑) 巴蜀中学供图华龙网发

    新疆网讯 “俊朗少年养成教育”“优雅少女俱乐部”“餐桌上的科学”“重庆古迹、遗址寻踪”“陶艺”“创客·沙画”“财商教育”“生命伦理学”“感悟性漫画与创作灵感”……80门左右高中自主选修课,涵盖了人文、科学、体育、艺术,仅半天时间,就被同学们在网上抢选一空。每年9月,重庆市巴蜀中学都会上演这幕“抢课大戏”。

    幸福的教育,是一份“唤醒”的行动。优质的教育重在“选择”,给学生提供多样发展的可能。自2010年起,巴蜀中学以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唤醒学生的激情和潜能,积极构建具有巴蜀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挖掘潜能、张扬个性。

    创新构建“131”校本课程体系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重庆巴蜀中学坚持“积极、务实、有序”的推进策略,遵循有助于学生 “个性、自主、选择、全面” 发展的原则,构建了独具巴蜀特色的“131”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搭建宽厚平台。

    巴蜀中学“131”校本课程,即1门校本必修课程“人文课程”,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弘扬浩然正气,培养家国情怀;3门校本限定性选修课程“人生课程、科学课程、健康课程”,旨在保障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人生品质、科学素养和形成强健体魄与终身锻炼意识;1门校本自主选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内容涉及学科拓展、生活常识、生存技能、生命意义、科技创新等。

    由巴蜀中学校长王国华、副校长费春斌、课改处主任张学忠合作撰写的论文《“131”校本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施策略——以重庆市巴蜀中学为例》在《课程教材教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2013年第3期上发表,向全国展示了巴蜀中学“131”校本课程体系实施的经验。该论文2015年参加重庆市第六届优秀基础教育著述(论文类)评审,获得一等奖。

    西南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论专家李森认为,巴蜀中学独具特色的“131”课程体系,是结合重庆发展、当前学生具体情况而精心设计的,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很完善。“校本必修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给学生全面成长做了最低的要求,而限定选修和自主选修还让他们拥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李森教授说,这套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差异发展、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会帮助学生打好成才基石,很值得推广。李卓君

点击图片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巴蜀中学选修课程:热门古装宫廷剧舞蹈表演 巴蜀中学供图 华龙网发

    75门自主选修课 成就学生多元发展

    巴蜀中学高中阶段的自主选修课程,有家长参与,有社会支持,有学生任教,有教师申报,自2010年起,分别开设10-11学年113门,11-12学年80门,12-13学年78门,13-14学年72门,14-15学年74门,15-16学年75门。其中“俊朗少年养成教育”“餐桌上的科学”“重庆古迹、遗址寻踪”三门课程评为重庆市首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

    漫步在巴蜀中学校园内,你可以充分感受到选修课带来的新鲜活力和迷人魅力:击剑场上,学生戴着护具、拿着重剑和外聘教练学习基础的步伐和攻击动作;瑜伽教室,伴着舒缓的音乐,学子将自己的身体完全与大自然融合;跆拳道训练室,学生们一招一式地打出每一个动作,攻守兼备,展现出巴蜀学子“威武之师”的形象;财富与财商课堂,有政治教师的理论讲解,有阅读了有关经济学书籍后的学生交流,有外聘教师、北大研究生、证券分析师的精彩案例分析,有学生走进解放碑朝天门市场实地调查学习的身影,课堂上不时传出欢笑声、惊叹声和掌声……学生通过有选择、个性化的学习,发展出了独具魅力的个性特质。

    尝试国家必修课程“走班制”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2014年,巴蜀中学将改革引入“雷区”——大胆尝试国家必修课程校本化,通过走班制、小班化,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彰显。

    2014-2015学年度,学校在鲁能巴蜀中学校区高2017届音乐、信息技术学科开展了“走班制”教学的首轮尝试。音乐课程涉及4个选修模块,即舞蹈、口琴、演唱教学艺术、小提琴;信息技术涉及3个选修模块,即编程之美、网络应用、scratch应用。2015年9月,巴蜀中学高2018届全体学生音乐、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走班制”教学全面推进。

    “同样一堂课,以往所有学生一起学同样的内容,但学生却未必都感兴趣,掌握的也只是皮毛。课程细分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来学习,不但内容是自己喜欢的,还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课改处主任张学忠说。

    推进“工农兵学商”研学旅行活动

    近年来,巴蜀中学紧跟教育改革步伐,在统筹规划高中三年时间(含寒暑假)、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 “两全”“六自主”“三关注”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策略的前提下,将研学旅行课程化、常态化。

    巴蜀中学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研学旅行方案,设置了“学工”“学农”“学兵”“学商”和“其他”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对应开展参观工厂、体验农业、接触军绿、尝试贸易、文明之旅等研学活动。学生全员参与学校组织的乡情、市情研学旅行活动,有选择地参与学校推荐的国情、国际研学旅行活动。并将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情况,计入学分,作为升学的主要参考。

    研学旅行目的在于通过开展对“工农兵学商”的接触,增进学生对社会、自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让学生长见识、长体魄、长智慧。

    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尝试“高三后”人生引领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巴蜀中学除了在高中三年的学校生活中,通过系列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更通过为高三毕业生布置假期作业,以“高三后”的人生引领,导航学生一生成长。

    学校为高三毕业生提出“高三后建议”:希望每一位高三毕业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最长暑期。如尽孝,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走近父母工作了解父母艰辛;如远足,到你想去却未能去的地方看看,坚持暴走多少公里以磨练意志;如阅读,分男女推荐阅读10本书、十部影视作品,铸就性别特征。

    学校为高三毕业生提出“大学里建议”:希望每位学子即将步入的大学生活“充实、有序”,奠基未来。建议学生大学阶段做好几件事:专业成绩平均80分以上,阅读300本书,做400小时义工,结交一位异性朋友,英语、计算机过级,成为一名优秀的班团(或社团)干部。

    学校为高三毕业生提出“创业前建议”:希望每一位学生的人生创业路,“有方向”“有马力”“有成效”。引领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阅读财商类书籍,观看马云的《如何从打工仔到创业家》、梁凯恩的《下一个奇迹就是你:创造成功奇迹的八大关键》、力克·胡哲的《人生本不设限》等视频,为成功人生蓄势。

    “我对此事有三惊:一是惊讶。高三毕业了,学校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这还是第一次听说。二是惊奇。发觉其中内容侧重学生非智力因素,注重学生终身发展、全面成长甚至人格塑造。三是惊叹。在人们普遍认为高中阶段任务完成之际,学校关注并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后的人生之路,这种教育眼光和社会责任值得赞赏。”李森教授如此评价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