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达现象成时代思考样本 从自身凝练经营哲学

    紧踏中国开放的节拍,亨达也走到了自己的而立之年。除了市场规模、品牌效应的不断累积之外,亨达更在内部学习、弘扬、践行中华传统文化,致力于凝练一种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与导向的经营哲学,一种独特的亨达现象开始显露雏形。亨达道德大讲堂的广泛社会影响力,孝亲鞋独特的文化创新,使得亨达现象成为业界关注探讨的典范。

    一个做企业的大张旗鼓地搞起了传统文化,亨达有些让外界看不懂。亨达董事长王吉万给出的答案能清晰展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发展逻辑:“传统文化使得亨达清晰了自己的价值观取向,这不是一家单纯为了赚钱的企业,而是要把整个企业团队的人教好。因为对企业而言,物质的资源很重要,但是人力资源更重要,人能把黄金变成废铁,也能把废铁变成黄金。以前在一些问题上会搞不清逻辑,传统文化帮我理清了思路,企业价值观的清晰,令我一通百通。”

    立于企业发展30年的时间节点上,王吉万时代认知感敏锐。他总结道,过去的30年里,中国最精明的人群就是老板,这个精明的群体抓准了时机,成为成功者。而仅有精明远远不够,比精明稍高明一个层次的是聪明的老板,有一点儿前瞻性,懂得规避失败的底限。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呼唤更高层次的企业家:有智慧有文化有信仰,懂得分享,真正懂得用人、带领人。王吉万清晰看到,产品创新只能解决企业一时一事的问题,唯有真正的文化自觉方能解决企业一生一世的问题。至此,树百年亨达的可持续发展愿景,不再流于激情与笼统,真正找到了根基。

    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依靠低成本扩张、抢占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低成本获取技术的时代也结束了,不会再有很多空白市场等着被占领。真正的企业家要有告别旧时代、面对新时代的决心。在这样的时代发展交替节点上企业家一定要思考如何转型。而企业转型谈了许多年,真正成功转型的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转型最困难的是观念的转变。经济学家许小年认为,企业追求规模,而不是追求百年老店,这是企业转型的一大障碍。中国企业到了该认真思考建设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

    罗素在其《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然而,欧洲人的人生观却推崇竞争、开发、永无平静、永不知足以及破坏。导向破坏的效率最终只能带来毁灭这一结局。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我本想前往中国教学,但日子久了之后发现我可以教他们的一天比一天少,而他们可以教我的却越来越多。”“他们的骄傲过于深厚,无须自我肯定。”“他们的思考不是以十年为单位,而是万年。”“与其把中国视为政治实体还不如把它视为文明实体——唯一从古代留存至今的文明。”

    身为一家成功的家族企业,亨达的血脉里自始就流淌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及至渐行渐自觉到将中华传统文化全方位导入企业,以文化实现企业转型与新生,选择从自身的传统文明中凝练经营哲学,亨达给转型的时代带来一种积极的思考与实践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