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志愿者新闻
羽毛球志愿者不断创新服务方式
十一运会青岛赛区 2009-10-12 11:09:04
  

    十一运羽毛球比赛开赛以来,在团市委、十一运青岛赛区组委会志愿者工作部的组织下,来自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225名赛会志愿者真诚微笑、积极工作,在为赛事服好务的同时,也创造了富有自己特色的志愿服务“金点子”。

    小瓶子,大文章

    一个废弃的矿泉水瓶子,到了十一运羽毛球馆的志愿者手里就变废为宝,而且其中大有文章——由于羽毛球在室内比赛,对光线的管理比较严格,所以每一层看台的入口处都拉有帘子。但是入口处往往有风或者有观众进出,帘子经常没有合紧,影响到场内的光线。观众服务的志愿者将废弃的矿泉水瓶装满自来水,吊在帘子下边,一举两得——既体现了环保,又将帘子密闭得很好。

    小夹子,大用处

    比赛进行时,观众进出场馆,常常将帘子拉开之后,没有合紧,帘子中间还是会有空隙,影响到比赛的正常进行。志愿者这时候将夹子派上了用场,用夹子将帘子的上边缘夹住,观众打开帘子进去之后,松手帘子自动闭合得严丝合缝。志愿者用这个小法宝将困扰人很久的场内光线管理问题完全解决。

    小纸条,活地图

    一张写满场馆看台方位及方向的小纸条,贴在志愿者证件的后面,便成了观众服务指引的活地图。国信体育馆由于比较大,很多新加入的志愿者需要尽快熟悉场地。负责观众引导服务的志愿者刘芳同学便想出了这样的“金点子”,她把自己负责看台区的所有情况写在纸条上贴在自己的证件后边,遇到观众需要指引,她便通过这个“活地图”在第一时间将观众带到所在的座次,极大地提高了为观众服务的效率。

    一个个金点子,从细微之处体现出志愿者对服务的留心和用心。羽毛球志愿者以自己创新的思路、微笑的服务,践行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确保圆满”的目标,为十一运会贡献自己一份创意,一份力量。

    本报记者 隋 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