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志愿者新闻
短道速滑志愿服务赢得赞誉
十一运会青岛赛区 2009-04-07 09:29:41 青岛日报
  

    本报讯 在全运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团市委、组委会志愿者部招募的322名赛会和城市运行志愿者全程参与了组委会10个部门、34个职能的筹办工作,赢得了各界的赞誉。

    依法推进全运志愿服务。团市委、组委会志愿者部严格按照《青岛市志愿服务条例》规定,为全体志愿者提供了全面的保险、服装、餐饮、医疗、交通和通讯保障,签订志愿服务承诺书,保障全运志愿服务始终在法制化的轨道上高效运转。

    发挥馆校对接的体制优势。作为本次馆校对接高校方的青岛科技大学,利用校园论坛、海报、广播等媒体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发动,同时建立周密的联络通信网络,抽调校团委、学生会骨干全程配合团市委、志愿者部的选拔面试、定人定岗和管理运行工作。落实馆校联动机制,为参与服务志愿者协调请假、餐饮等相关事宜,对优秀志愿者给予学分奖励和校内荣誉称号。

    全面强化志愿服务理念。在培训、管理、运行全过程贯彻“微笑服务、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理念,让志愿者入脑入心,重点对礼宾接待、媒体宣传、颁奖礼仪、观众服务等职能志愿者进行再培训,努力提高志愿者主动服务意识、微笑服务意识和应急应变意识。梳理出场馆志愿者应急预案17项并逐一分解到人,落实责任,特聘竞赛专家、消防人员进行实地讲解,通过实景化的演练,大大提高了志愿者的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培训效果在赛事服务的实战演练中得到了有效检验。

    志愿服务体现特色。比赛期间,赛会志愿者与组委会各部门融合在一起,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赛事。抵离服务、运动队接待志愿者早出晚归,为各类客户群提供了“一站式”、“管家式”的周到服务;安保验证志愿者虽然看不到比赛,但他们坚持微笑服务、文明服务,每天上岗时间超过10小时;15名颁奖礼仪志愿者按照“奥运标准”,把灿烂微笑和专业服务传承在全运的赛场上;竞赛组织志愿者和拉拉队志愿者冒着低温奋战在赛场一线,确保了比赛的精彩进行。

    据统计,比赛期间,赛会志愿者共为运动队、裁判员、记者、观众等各类客户群累计提供志愿服务超过25760小时,为赛事有序开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